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唐朝工科生 > 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个好官

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个好官(3 / 5)

氏扎根河东,太谷县穷苦之极,竟是让县府一年能有六千贯的支用,数百年未闻之奇事。”

“如这行走河北的玉麒麟,果有点石成金之能?”

“薛公谬赞矣。”

沧州刺史无视了梁丰县男的假惺惺谦虚,淡然道“沧州若能经营得当,必成河北一宝地也。”

沧州当然会成宝地,之前还没想在河北沧州搞点事情的。但因为三州刺史居然联手推了个木料仓出来,那要是不捞,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阶级属性?对得起自己作为工科狗,对造船工业的渴望?

老子就指着远洋贸易大捞特捞呢,有多少船都不嫌多啊。

“不过操之,听闻汝在辽东,亦收购木料?”

“靺鞨人的小部族,无甚进项,便砍了木材,运送至幽州。”

“若是能来沧州,那该多好。”

薛大鼎只是这么一说,然而老张突然一个激灵,思考起这个想法来。当初琢磨着的是帮张叔叔做好前戏,等将来李董觉得自己的运营搞好了可以a过去了,张叔叔可以轻松地大力。

不过这个前提是,高句丽的普通泥腿子们专门薅羊毛砍木头外加挖人参啥的,然后粮食外购。这样一来,干高句丽这帮货色,那就毫无压力。

然而老张后来就发现,这特么不科学啊,高句丽好歹也是地区大国,不可能国内都是傻逼。眼睁睁地看着大唐玩管仲玩剩下的计策,再一个高句丽也久慕,能学到点东西,那真是认真消化努力钻研的。

管仲鲍叔牙的故事,他们还是知道点的,高层别说管仲了,连高山流水都能唱上一段。

总之,把上百万高句丽人当傻逼是不对的。把高句丽其余上百万杂七杂八民族当大傻逼那就更不对了。

所以,经济手段控制地区大国命运的方法提前破产。然而薛大鼎这会儿却一句话让老张来了精神,特么的高句丽要是觉得粮食从大唐购买有风险,那从别的地方呢?

比如说高句丽南边,在朝鲜半岛上,有个专出新罗洗脚婢的新罗,还有个专出东瀛几十国高层领导人基因的百济。

三国相爱相杀比东汉末年好玩多了,而面对高句丽,新罗和百济,那就是弱鸡。

弱鸡的粮食,总该没问题了吧?

于是乎,老张开始琢磨,是不是要搞一条山东半岛穿越黄海直通朝鲜半岛的海贸航线?然后让百济或者新罗的权贵们跟着赚一笔粮食走私的买卖?

这个脑洞一开,张德根本停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