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真有肥缺 (3)(18 / 18)
中王珪觉得可以起诏。中书令温彦博也同意了签发,并且建议,最好叱责百济的言辞要更加严厉。
温彦博并不在乎结果,他只在乎秩序。
然后尚书省决定执行,礼部的人就筹备了一下,开始行动。
整个过程决断的很快,房玄龄还在山东,忙的是另外一件大事。尚书省自然是杜如晦一个人在那里决断,房谋杜断的杜断,一巴掌扇动了几个国家的命运。
大朝会一结束,除了鸿胪寺的大使之外,春明大街往东的官道上,奔腾的信使多不胜数。
其中大多数都是奔着沧州或者济州去的,杜如晦回府之后,就吩咐道“把二郎叫回来,老夫有事相商。”
仆人们瞬间懵逼,卧槽……什么鬼?!跟二郎有事,还相商?
不过很快,就有机灵的仆役出门后小声道“必是和梁丰县男有关,小郎君素来在忠义社有些亲善兄弟,能说上话呢。”
杜如晦身体恢复了不少,每天都能喝一大壶茶。
一边喝着茶,杜天王一边道“便看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