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诚意正心(2 / 5)
亦不可能完美无缺。若非太师难诚其意,许多事情也不会变成现在这般地步。”
谢兴许真看得透许多,就算是事后诸葛亮,谢也真在事后看明白许多事情。徐杰当真不是那么果决果断之人,这种果决果断并非说徐杰铤而走险篡改遗诏这种小事,而是说徐杰整个思维模式与行事风格上,并不那么锐意进取,不锐意进取,就会显得犹犹豫豫,该取不取,非要等到被逼无奈。
兴许也如谢所说,当初徐杰若不是那么急流勇退,不天真想着那些什么江湖逍遥之类的事情,而是留在京城,不论有什么样残酷的争夺,至少欧阳正不会死。
谢对于欧阳正之死,虽然从未表达过遗憾,心中却是遗憾不已。
夏文没有听明白谢说的是什么,只是笑了笑,又道:“朕还想问一问太师,国该如何去治?”
保持着臣子之礼的谢,一直未真正用目光去正视过皇帝夏文,此时的谢听得这一语,却把头抬了起来,与夏文对视一眼,方才答道:“陛下已然就在治国了,虽然短短时日,却治得极好,并无任何纰漏。”
夏文发出了笑声,笑声里有一种自嘲,问道:“先生所言当真?朕当真治国极好?”
谢郑重点点头:“极好!”
“那请先生说一说,朕哪里做得好?”夏文兴许是真想听谢说一说。
谢再一次看着夏文,答道:“亲贤远佞,此乃国君最为出彩之处,能做到这一点,就胜过了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国君。”
夏文听言,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有些失落:“朕明白了,先生所言,朕都明白了……”
谢也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兴许还未明白,还要多思多虑。”
夏文摆摆手:“不,朕是真明白了。”
谢感受得到夏文的失望,又答一语:“陛下并未明白。”
夏文看着谢,又饮一杯,问道:“先生为何就觉得朕并未明白?”
谢认认真真答道:“陛下若是不失落了,那就是真明白了。”
话语谈到这个份上,夏文好似也不那么藏着掖着了,直言再问:“先生既然看出了朕的失落,那朕再请教先生,朕该如何才能不失落?”
谢还真被这一语问住了,组织了几次语言,却都觉得不妥当,沉默许久之后,谢才答:“陛下,臣说一个故事。”
“先生请讲。”夏文坐正身形,准备认真倾听。
“臣乃杭州人士,臣之父本是杭州豪富,家业颇大,也多行善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