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4)
范三太太过来时, 辛氏正逗着杨桂玩七巧板。
七巧板是在护国寺庙会上买的, 用松木做成, 表面涂了清漆。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七块木板,却能拼出许多不同的形状、图案来。
杨桂非常喜欢,时不时缠着别人陪他玩。
见到范三太太,辛氏忙教着杨桂叫人。
杨桂说话晚, 周岁时候才开口叫爹娘,现在都快三岁了, 说话还不太利索, 却是听话, 按着辛氏的吩咐拱手揖了揖,奶声奶气地说:“伯母请安。”
“哎哟来, 真乖, ”范三太太一把抱起他,夸赞道:“桂哥儿真厉害, 都会作揖了。”抬头对辛氏道:“你真是会养育孩子, 一个个的都这么可人疼。我瞧阿萱像你多,桂哥儿更像杨大人。”
杨桂不太喜欢被生人抱, 只老实了数息就挣扎要下炕。
辛氏接过他,抱怨道:“刚生下来还没这么明显, 长着长着愈发像父亲, 这眉眼、鼻子跟他爹一个模子磕出来似的, 就没有像我的地方。”亲昵地蹭蹭杨桂脸颊, 将他放在地上, 回过身将炕上散落的七巧板收拾进布口袋里。
收拾完了,交给奶娘,“带少爷到玉兰院找姐姐玩去。”
范三太太跟着叮嘱,“外头风大,别急着出去,先把大衣裳穿好,帽子戴严实,免得受了风。”
奶娘应着,给他披上厚棉斗篷,牵了他的手往外走。
辛氏不放心,跟着走出厅堂,低低吩咐文竹两句,文竹点点头,也去了玉兰院。
绿绣端来茶水点心,又往火盆里加了根炭,掩好门帘。
辛氏指着那碟瓜果道:“苹果我嫌酸,阿萱吃着还行,桔子却甜,说是福建那边运过来的,比先前买的南丰蜜桔个头大一些。三嫂尝尝。”边说边剥开一只递给范三太太。
范三太太接过,掰下一瓣,尝了尝,点头道:“果真甜……要不大家都惦记着回京呢,京都到底方便,天南海北的东西都能买到,在吕梁就不行,到了冬天最多的就是冻梨。”
辛氏问道:“范大人几时能回来?”
范三太太扳着手指头数算,“往年都是腊月十八衙门封印,今年他要回京,已经说好腊月初十动身,路上顺当的话十天左右,稍耽搁就得到小年了。”
辛氏又剥只桔子递过去,叹道:“就怕下雪耽搁路程,今年算是好的了,去年雪水多,一场雪连着一场雪,许多走马货商没赶得及回乡。”
“可不是,”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