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4 / 4)
…非是民女赚圣上的银子,是因为每次内府公公离开,都有许多王孙贵族的管事打听内府公公采买的物品,想依样采办。他们可是阔绰得很,比内府公公大方多了。”
圣上冷冷“哼”一声,“都是铁公鸡,该出银子的时候一个个缩的跟王八羔子似的……得想法从他们手里抠点银子出来。”
杨萱立时想到自己腊月就要跟偎翠楼解除契约的纸笺。
偎翠楼那位姓钱的男人着实敢要,二两银子一刀的纸笺,他翻了两个翻,往外卖八两。
众人一瞧利润大,纷纷照猫画虎,刻了印章印纸笺。
从九月开始,价格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怎奈有契约在先,钱姓男子仍是按每刀二两的银子买杨萱手里的纸笺,可往外卖却不容易了,就是倒贴二百文也没人买。
故而,他老早就对杨萱知会了,契约就到腊月底,让她别再做了。
见圣上想从公侯手里抠银子,杨萱便道:“之前内府公公带回来的纸笺,不知圣上见过没有?”
话音未落,已有太监将纸笺呈上来。
圣上翻着看看,问道:“李山是何许人?”
杨萱答道:“是江西前来应考的举子,这些图样都出自他手,另外还有印成彩色的牡丹、山茶等图样,若是内府公公采买是二两银子一刀,卖给他人则卖五两银子,其中差价可分六成给圣上。”
圣上沉吟片刻,“朕对这个名字没印象,是今科进士?”
杨萱忙道:“他会试没中,现留在京都等待明年开恩科。”
“朕不打算开恩科。” 圣上摇摇头,又道:“画得还不错,工匠的手艺差了点。”忽而来了兴致,吩咐范直铺好一张宣纸,提笔蘸墨,飞快地画出两杆细竹,虽不若李山笔触细腻,却更见疏朗挺拔。
范直不住嘴地拍马屁,杨萱也随着赞好。
圣上颇为得意,“朕这竹刻成印章如何?”
杨萱认真地再看两眼,“圣上画得自然是极好的,就怕工匠刻不出神~韵来。”
圣上不以为然地说:“若连这个都不能刻,也不用在宫里混吃混喝了?”
杨萱看圣上兴致颇高,突然想出个主意,却又不敢贸然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