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5 / 6)
虚与委蛇,另有图谋?还请皇上恕我冒昧……”
景宁先前不愿提,可今日却一股脑地说了出来,苦口婆心道:“如今半朝尽在他手,多少政务是从他那里过的?有些时候,他说话怕是比任何人都惯用,长此以往又会如何?我知你性情宽厚,可对他若是不防,将来酿成大祸追悔莫及。”
刘琦面不改色地听着,当年太皇太后劝他之时,也是这套说辞,他在朝堂上什么样的谏言都听过,所以倒也不至于恼怒。
等到景宁说完,刘琦方才开口道:“姑母或许不知,顾卿如今已经不大管事,许多事情都是等我下了令,他才会去做。再者,他也已经将手上的权利逐渐分了出去。”
未等景宁质疑,刘琦就又道:“前两日,他还曾同我提过,说是想要请辞。”
景宁原本准备的话霎时说不出来了,毕竟不大管事还能说是以退为进,可直接请辞,这却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若是皇上真应了,那他岂不是就前功尽弃了?近来朝堂之上并无人质疑他,若非是心生退意,他压根没必要自己主动去提。
景宁愣了愣,又问道:“好好的,他为什么要辞官?”
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刘琦神色一缓,竟有几分哭笑不得,摇头道:“顾卿说,自己寻着了失而复得的珍宝,不愿再在朝政之上徒耗年岁。”
这话多荒唐。
普天之下,不知多少人穷尽毕生精力,想要入朝为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可如今竟有人放着阁臣不当,说朝政之事空耗年岁?
刘琦唏嘘道:“也不知究竟是什么珍宝。”
他倒是问了,可顾修元笑得高深莫测,怎么都不肯相告。
景宁却是又一怔,没来由得想起来今晨云浓提及的婚事。
第051章
刘琦年纪虽不算大,在朝政上也称不上熟稔,但却并不傻,有个识人善任的好处。
他能分得清什么是架空自己弄权的奸臣,什么是尽心尽力辅佐的贤臣,这一年多来他将顾修元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也对顾修元愈发地信任。
“实不相瞒,我今日特地来托姑母帮着料理此事,便是顾修元的建议。”刘琦耐着性子同景宁解释道,“他为人公允,处理朝政亦不参杂私情,姑母委实不必质疑。”
刘琦是先帝最小的皇子,其母并不受宠,那些年先帝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太子与宠信的三皇子身上,甚至连见都很少见他。他自小早就习惯了不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