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怎么办鸭~~~叉腰)(2 / 3)
理学院,毕业了想去金融公司。”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尤其是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上优势独特。可是,人才人才,得先有‘人’后有‘才’,如果‘人’都去了经济管理学院,都去了金融公司,大学有怎么培养杰出人才呢?80%的优质学子都去了经管学院,那最终培养出来的肯定只是杰出的白领、金领,而不是优秀的科学家。”
“另外,根据最近才发布的京都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报告,从京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来看,已经三方协议的3000名毕业生中,仅仅只有134人进入科研设计单位,占比仅有4.45%。也就是说,哪怕是在京都大学这样的‘最高学府’,搞科研,都不是毕业生的主流选择,而他们的主流选择,仍然是国企和机关,分别占比29%和21%。”
“那问题出在哪里?优秀学生为什么都想要去经济管理学院和金融公司,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
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叶华停顿了一会儿,不论是现场的与会者们还是看直播的家长亦或是社会各界人士都不由得陷入深思。
末了,叶华再次发言:
“现在的大学基础研究能力太差,转化不出来,不是缺乏转化,是没有东西可以转化。没有东西可以转化,当然也就无法‘变现’,搞基础研究的人,也是要生活,如果因为搞科研反而让自己的生活穷困潦倒,当然不利于大学今后的招生工作和招生向导,所以大家都跑去经管学院、跑去金融公司。”
说到这里,叶华拿着麦克风环顾现场淡然笑道:“其实归根结底问题就处在一个字身上钱。我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既然是处在钱身上,那么解决问题也必然从钱开始。”
钱……
说的倒轻巧,在场的教育界人士心底里腹诽白眼,但紧接着他们就目瞪口呆。
“所以我们海岸线大学通过海岸线集团获得经费筹措,海岸线集团将会每年为海岸线大学提供超过1650亿元的经费筹措,我们的目标是海岸线大学的人均科研经费1700万元,是国内目前最高水平人均科研经费150万元的10倍以上,同时也是新的世界之最,是去年世界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去年24亿美元)的四倍以上。”
但叶华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无异于一枚深水炸弹被引爆,震撼了整个教育界,全场的目光为之咋舌,无不目瞪口呆。
教育界人士不淡定了,真的不淡定了,甚至要炸锅了的节奏。
很多教育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