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4)
置问题。
京华大学当初发布的那则通告可谓是昏招里的昏招,不仅违反了口头约定,还卡住了卫添喜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想让卫添喜同京华大学放下成见,走向和解,那几乎是不可能。
所以安置卫添喜的地方只能变成是京华大学旗鼓相当的水木大学。
……
卫添喜在瑞典用半年的时间攻克毕业论文,同时,她因为做出的科研成果丰硕而被提名菲尔茨奖与沃尔夫奖,这两项荣誉乃是国际数学界最高的两座丰碑,堪称是数学界中的诺贝尔。
当卫添喜斩获这这项荣誉的消息传回国内时,当初叫嚣的那些人全都哑了炮,个个夹着尾巴说着脖子,恨不得回到过去,狠狠扇当初那个不明情况就跟着瞎哔哔的自己几巴掌。
经过数年的调查,曾经错综复杂的关系也被渐渐理清楚,《京城自由报》背后的势力因为意图不轨而被连根拔起。
《青年报》连发两篇文章,用以报道这件事情。
第一篇文章中,作者原原本本地还原了当初的情况,并且将卫添喜这两年在国外做出的成绩一一罗列,最后将文章的重心落在了人才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性上,作者还在文章末段呼吁百姓擦亮眼睛,不要人云亦云,要明辨是非,不要被有心人所煽动。
第二篇文章中,作者重点表扬了水木大学当初在卫添喜遭遇困难时,不屈服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坚持说真话、说实话的事迹,并且透露出极为明确的意思,将派遣专人前往瑞典,与卫添喜冰释前嫌,尽量邀请卫添喜回国建设。
《青年报》的作者还在第二篇文章的末尾插播了一条广告,希望有精通瑞典语的大学生可以主动加入访问团,如果在此次访问过程中表现优异,可提前进入外交部实习,能否留在外交部,看后续表现。
卫西征已经在首都外国语大学念大四了,他的梦想就是加入外交部,可卫大丫与卫东征诚心邀请他加入‘新时代集团’以拓展海外业务,再加上每年能加入外交部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卫西征已经快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了。
就在这时,卫西征看到了《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他觉得自己还能再挣扎一把。
得亏他因为卫添喜在去了瑞典之后写回来的几封信而对瑞典文化产生了兴趣,自学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瑞典语,不然这个机会他也只能是白白错过。
过人的瑞典语水平加上俊朗的外表,再加上是卫添喜堂哥的这重身份,卫西征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加入访问瑞典的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