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六零年代神叨叨 > 第111章

第111章(1 / 4)

忙碌起来的时间一晃而过, 转眼就到了中秋,卫老太老早之前就准备好了月饼馅儿,各式各样的月饼包了很多,拉着李兰子、张春芽和姚翠芬一块儿烤月饼。

中山大学新挂牌成立的计算材料研究所根据来自卫添喜课题组的理论指导, 成功研制出决定仿星器命运的超导材料,科工院紧随其后, 在七月中旬便摸索出了那种超导材料的量产方法, 生产出来之后,立马由专业的技术人才装配到了仿星器上去。

至此, 仿星器正式建成,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工作告一段落, 只需要将发电机组配制完成后,便可以进行点火试验。

每天都有专业的检修人员对仿星器进行详细细致的检查,科工院核工程研究所的那些高级工程师与老教授们一改之前的作风, 个个都高度专注, 甚至许多老教授都亲自上手指导了……科工院负责发电机组生产的团队差点被核工程研究所的老教授们给逼死。

与传统的发电机组不同, 即使可控核聚变带着‘可控’二字, 那也绝对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可控, 如果把寻常的发电机装配道可控核聚变发电站上,估计只需要几毫秒的时候,就能烧毁那些发电机组, 为此科工院发电机组研究所特意拿出了五十年代初期曾投入大批量资金研究, 但后来因为问题重重而不得不搁浅的磁流体发电机组计划。

由卫添喜亲自上阵解决磁流体发电机组运行中的理论问题, 蓉城电子科技大学与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手发力, 借助中山大学计算材料研究所的理论、材料与设备,这才搞定了磁流体发电机组的硬件设备,可把那些硬件设备装配成发电机组是一回事,保证那些发电机组可以在高功率状态下稳定运行,不发生任何误差,这是另外一回事。

发电机组研究所整天都昼夜不分地爆肝忙碌,依旧被核工程研究所的那些老教授嫌弃速度慢、效率低,发电机组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被气得呕血,但也无话可说。

如果发电机组研究所能够找点确定磁流体发电机组的研发计划,早点同蓉城电子科技大学、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手,你把磁流体发电机组肯定早就落成了,说不定还能比核工程研究所更早一些呢!哪至于被核工程研究所的一群老骨头冷嘲热讽?

好在磁流体发电机组已经进入最后的检测阶段,不然发电机组研究所的所长真担心核工程研究所的那些不讲理的老教授会同总管科工院的大领导告一状。

有两个问题摆在了所有参与可控核聚变的人员面前,可控核聚变发电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