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3)
,随便费点心思琢磨一个有趣的东西,就可能做出一个全世界都算独一份的成果出来。
就算国内外已经有很多高校的学者在跟着尼森的研究方向开始摸索,但看别人吃饭而琢磨出来的菜谱怎么可能会学明白那道菜的精髓?
尼森所研究的计算材料学是卫添喜帮忙把关过的,用到的很多数学模型都是卫添喜亲自推导出来的,纵然卫添喜已经把那些数学工具发表在了论文中,但除去数学领域的那些顶级学者之外,有几个人能看懂卫添喜那些复杂到让读者脱发的数学模型?又有几个学者会想不开到去关注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而尼森虽然改变了研究方向,但他的数学基础在,也一直在跟着卫添喜学数学,所以别人想要摸着他按下的石头过河,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放眼国内,因为计算材料学十分火热而兴起的计算材料研究风点燃了很多高校学者的研究兴趣,但真正入了计算材料学门槛的高校,只有中山大学一所,那还是卫添喜为了让中山大学材料研究所能够帮科工院生产研制仿星器所需的材料时特意让尼森去‘援建’的。
换句话说,除了中山大学得到计算材料学的精髓、知晓计算材料学的全局研究观之外,其它高校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那些石头中还有很多是尼森自己都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做出东西来,只是发现有点意思,就随手做了,怎知被很多人奉为宝典,一个劲地钻研……
卫添喜到了水木大学之后,立马就收到一波嘘寒问暖,多数人都在卫添喜住院的时候探望过,不过那时候的卫添喜昏迷不醒,他们都只是露了个面,把看卫添喜时带的东西放下就走了,并没有多待,而这次卫添喜到了水木大学,他们自然是要同卫添喜好好聊聊,借此以拉近关系的。
被这些人拉着唠了将近两个小时,卫添喜脱身时已经快到中午了,她冲去自己带的研究生所待的那个工作室,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们之前一段时间做出来的东西检查完,又把接下来应当做的任务与看的书籍文献布置下来,然后便溜之大吉了。
水木大学的同事太过热情,以至于让她产生了一种惶恐与畏惧。
卫添喜决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她还是尽量淡出公众视野为好,不然恐怕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当成熊猫,刚好卫老太恨不得把她绑在家中,那她就带一些资料回家做研究吧。
科学院当时给她发的借阅证不知道还能不能用,如果能用的话最好,不能用的话,估计还得再从科学院办一张,以她做出来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