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六零年代神叨叨 > 第128章

第128章(1 / 4)

卫添喜听不到这些学生的心声,心里自然没有半丢丢的愧疚感, 相反的, 她觉得,像自己一样负责任的老师肯定不多了。

上完课之后, 卫添喜无事一身轻,她去数学系做了一个交接工作,又把高新技术研究院的那些学生召集起来, 针对这半年的科研成果开了一个总结会议, 给高新技术研究院所有努力的学生都发了岗贴与补助, 又针对那些做出重要成果的学生给了单独的奖励, 话题最终落在了新一年的研究方向上。

与传统的课题组、研究团队不同,高新技术研究院的学生们做的并不是理论领域的突破, 而是将理论突破应用到发明创造中去。

卫添喜在总结会议中讲道:“在旧的一年里, 大家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 我们高新技术研究院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在新的一年里,大家还要继续加油努力!”

“只不过出于长久发展的考虑,我们的研究方向会进行一个微调工作,原先大家的发明创造都集中于简单物理学与简单化学, 所研究的成果无外乎就是声、光、热、电、力,每个人都找准了自己想要开拓创新的方向,在新的一年, 我建议大家沿着自己选定的领域去进行深耕, 浮于表皮的浅层东西很容易就收割到了, 但想要做出意义重大的成果,唯有深耕才行。”

“接下来大半个学期的时间,大家可以将自己手中正在做的项目做一个收尾工作,然后好好地琢磨该向哪个领域深耕、该如何深耕的问题,选定之后,可以尝试着自己入手去做,等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再召开本年度的第二次组会,到时候再确定每个人的研究方向。”

高新技术研究院发展到这个层次,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就如同尼森在计算材料学里的耕耘一样,一开始的时候,这个领域从未有人碰过,那只要踏入这个领域,随便做点研究,就能得到新的成果,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容易割的那一茬韭菜迟早会被割完,容易做的成果也迟早会被做完,剩下的工作就是在这个领域中深挖下去,尽力拓展这个领域的深度。

高新技术研究院的任务安排好,卫添喜又去给卫二丫准备了一个季度的药丸,然后便应江南省教育厅的邀请,前往镶嵌在江南水乡的那颗明珠——苏州,她去参与命题工作了。

卫添喜是数学组的第一命题人,到的还算早,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的领导把卫添喜同其它命题人介绍认识了一下,然后将最新一年的考试大纲拿了过来,又把历年的高考试卷以及江南省很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