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3 / 8)
在他面前摆大哥架子,有本事冲太子摆去啊。
这两人彼此都不说话,屋里有人也和没人似的,胤禛和胤祚两人进来看见两个黑漆漆的背影的时候不免吓了一跳。胤祚晃了晃胤禛的手问他:“大阿哥和三哥怎么都不说话。”
胤禛心里隐隐约约明白是怎么回事却又说不清楚,“别管他们了,你去年冬天才进的书房所以不知道,新年第一天皇阿玛会来考校我们功课,之前师傅教的你都温习过了么?”
胤祚认真地点点头。“我每天都会把年前师傅教过的文章读一遍再写十张大字。”
胤禛咧嘴一笑,心里有一点小小的得意。“那你不如我,我每天要写二十张大字。”自从在写字上输给了胤祉胤禛可是私下里憋了一股劲儿非要越过他去的,每天都苦练二十张大字,就连过年休息的时候也没停过。
胤祚一脸崇拜地瞧着胤禛:“那我往后每天也要写二十张大字。”
胤禛心里可是高兴,面上还故作正经,“光写还不行,额娘不是同我们说过么,写完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哪个字写的好,哪个字写的不好,若是都能看明白了下一回再写才能写得更好。你写完会看吗?”
胤祚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胤禛一脸认真教他:“那你往后记得看知道了嘛。”
此时皇帝和师傅们进书房了,胤禛给了他一个“回头再说”的表情,两人各自回自己位子上坐好。
皇子们年龄不同学业进度不同,皇帝考校的题目自然也不一样。皇帝先考的是太子和大阿哥,要两人以《论语》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句写一篇文章,给胤祉和胤禛的题目是以“元宵”、“寒梅”为题各写两首七律。
做诗快些,一刻钟后胤祉胤禛就交了。皇帝先让师傅们看过然后自己再看,最后君臣们的结论都是一样的,论工整和妙句胤祉更胜一筹,但胤禛的那首《寒梅》却作得气势磅礴,以一个虚岁不过八岁的孩子来说甚为难得。
皇帝嘴上没说,心里却对胤禛的诗暗暗惊讶,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小儿娇宠,胤禛是除了太子外他头一个亲自养在身边的儿子,本以为会是个软绵的性格,不想骨子里却有这样的气魄实在是难得。
到底是他的皇子——皇帝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对自己的儿子都是十二万分的得意和骄傲。
王熙说:“皇上,臣等觉得三阿哥、四阿哥的这两篇七律都能评上等。”
皇帝也是同意的,他把两个孩子叫到他跟前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