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0 / 13)
完之后,忽然感觉有些好奇。
这姑娘是经历过什么,才会谨慎到这种地步?
只要自己在,教廷必然不会发难去针对她。
为什么连写论文的时候,也在变着法子去安抚所有人?
——因为人言可畏。
海蒂在前世的时候,已经受够了这些教训。
她原本以为绝大多数人都是通情理和讲逻辑的,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她做出无数的设计和发明,可人们诋毁她是窃取丈夫的机密,沽名钓誉博取出位。
她原本与人为善,对国家也热忱忠诚,可政府最后对她的贡献不言一字,甚至不愿承认她本应拥有的成就和荣誉。
她看尽了世态冷暖,反而对人群有种释然的疏远。
大众是蒙昧的,易摆布的,冲动而不理性的。
一意孤行的想要唤醒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也要做该做的事情——但得选择更安全的姿态。
《元素四论》正式出版之后,直接被许多学者和理论家抢售一空,连带着附近的几所大学和学院都掀起了一番讨论热潮。
这本书讲述了基本的化学、生物学常识,内容强度大概只有近现代青年的启蒙水平。
可即便如此,许多见解也足够石破天惊——
人为什么要洗手?
酒为什么会变质?
硫酸铜蓝的消失和复现竟是因为水?
血液竟然还有这些功能?
书里不仅写了相关的概念陈述,还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实验方法——
这些实验可以让人们自由的证明理论的正确性,以确认她并没有妖言惑众。
每一样都解释的足够清晰明白,而且也毫无破绽。
佛罗伦萨学院的人们甚至写信给美第奇先生,想拜托他委托这位贵族来演讲解说,大家可以更充分的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
这书还被辗转着送到了英国和法国,据说也引起了好些轰动和反响。
达芬奇帮她做出了新的好些实验用器具,翻着这本书也颇有些跃跃欲试。
如今,他在自己的卧房里也摆了一副显微镜,利用它发现了许多的新鲜东西。
以至于修道院的那副画都拖延了一个多月才交。
“我前段时间,发现给那些细胞滴盐水的时候,它们有的会变形,”他帮她端着试管和烧瓶,兴致勃勃的分享着自己的新发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