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4)
气候变化和晴雨天气的估测,地面的丈量,宇宙中所有物质运动的发展规律与这世间的历史变迁,所处社会进步或是退步乃至与所谓生命体的现象发展进程,阴阳五行的预测卜算,皆是按照以“数算”为本源来进行运转。
数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计算,而是推衍出一种预测规律。
当时的作者能在“数”是六艺之末的情况下,依旧推崇其是“群生之元首,万物之祖宗。”,可见其思想。
这思想在中国古代和西方都有出现。
西方出现在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身上,他曾说过——
“数是宇宙万物之本源。”
而在中国古代,《易经》早有言明。
《易经》曾言: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也就是说万物皆由“太极”起,而太极却是从无极中诞生。
这无极生太极的过程,便是从“零”到“一”的开始,太极便是“一”,是“数”。
老子也曾讲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一句开头,便落下了重锤,让众人闻之一凛。
靳相君如果总体落在“数”的应用性和实用价值上,黎青颜便是从“数”的本质起了开头,有点类似于前者从实践出发,后者从思想理论出发,两个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但接下来,黎青颜想如何铺展开来,众人却不得而知。
可不得不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黎青颜还能想出同靳相君齐平,甚至隐隐立意有些高于靳相君的答案,确实难得。
就不知,会不会高开低走。
而接下来,黎青颜却是不疾不徐,一一开始陈述举例。
“学生大致粗浅举例——
其一,士农工商而言,学生以排在最末之商,浅论民生背后的数。
商人经商重在四个字,‘乐观时变’。其意留心买卖商品的产量四季变化和集市的供需行情趋势,以此及时抓住时机获取利润。司马迁曾言‘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亦是商人的经营原则。
《白圭经商有道》中言过,‘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其意便是,每年当粮食丰收后,买进粮食,售出丝织品、漆器,在桑蚕出现在集市时,便购进丝织品和棉织品,反而出售粮食。
根据集市的供需关系,售卖大部分民众生活急需之物,行情广阔,销路通达,不需要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