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幕后之意(2 / 3)
既然想要搏功名,赢得朱棣的信重,就只能是揣度圣意,按着皇帝希望的方向发展,案子越大,立的功劳也越大,获得的权势和影响力也就越大,现在自然不可能去考虑要低调行事,要防止日后被清算。
而且王戈不知道的是,在他还处在“昏迷”状态中的时候,道衍曾经几次召钱衡相见密会。
虽然没有明说,但钱衡知道,道衍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暗示他可以适当地挖角东缉事厂的人手,特别是那几位核心。
因为相比起锦衣卫指挥使梁启鸣,以及新创的以太监提督的西缉事厂,钱衡有着天然的优势他和王戈的那些亲信,都有一些交情。
不过直到王戈“苏醒”过来,钱衡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倒不是他多讲义气,不愿挖兄弟墙角,而是他很清楚,哪怕是与他关系最好的沈平,他也没可能挖得过来。只要王戈还活着,这些人就不是他能够拉过来的,冒然行事,反而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敌对。
但道衍的这种态度,也让钱衡意识到,或许皇帝和道衍,对王戈其实也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信任,这对他而言,同样是一种机会。
……
面圣后的第二天,王戈准备离京的时候,谢筱柔却找上了门来。
这段时间,谢筱柔正在江南一带活动。在她的布置下,当初司马俊秀留下的魔教掌剑使一系的势力,已经都被她消化掌握得差不多了。
在皇甫渊成功以“围杀司马俊秀”的功绩上位后,谢筱柔假冒掌剑使代言人的谎言就已经站不住脚了,不过那时候,她也早已经在王戈协助下,扶持起了自己的人。
在王戈“昏迷”的这段时间,谢筱柔一直在外经营,有东厂、醉仙楼势力的暗中相助,甚至武盟盟主皇甫渊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谢筱柔已经在江南几个繁华城镇中,都安插了大量的人手,在各个门派、世家甚至衙门里,同样也有她的人。
在得知王戈南下入京后,谢筱柔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总算在王戈要走之前,截到了他。
“公子可知道最近江湖上所传的,有关‘青州王蛊’的传闻?”见到王戈后,熟知他行事风格的谢筱柔没有嗦,直接进入正题,道明她赶来相见的原因。
“到扬州的时候有所听闻,这也是我为什么马上就要回青州的原因。怎么,谢大家可是知晓什么内情?知道是谁传出这消息的?”王戈问道,她知道论江湖上的情报,东厂、锦衣卫这些朝廷机构,比起醉仙楼、魔教、武盟来,某些方面还是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