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大意了(1 / 3)
夏喜平知道凭她一个人,是拦不住这三个人的,便松了手,然后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男人把包袱塞进了吉普车里。
吉普车扬长而去,车尾扬起一阵尘土。
正是下班的时候,这么一闹腾,立马围了不少人,却没一人敢为夏喜平说句话。
那可是机关干部,谁敢惹他们啊。
上回告诫过夏喜平的刘老太,凑到夏喜平跟前,小声跟夏喜平说道,“喜平,我看八成是那个人憋的坏水。”
老太太说完,朝着南边呶了呶嘴。
红英裁缝在南关,老太太的意思是肯定是姚红英捣的鬼。
一个老太太都能想到的事,夏喜平怎么会想不到?
只是她能想到又能怎样?
去跟杨宗庆吵一架?或是去找杨宗庆的领导告状?
这可是80年代初,法制不健全,基本上属于人治,那些机关人员,个个拽得二五八万似的,谁会把她一个小老百姓看在眼里?
更何况,人家没收她的东西,也是“理由充分”,她确实没办营业执照。
虽说法律上没有规定在外面摆摊必须要办营业执照,可也没有规定不办。
这就是漏洞,嘴里两块皮,咋说咋有理,就看当领导的咋解读了。
所以就算是她去告状,她也告不赢。
再说了,她又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杨宗庆和姚红英公报私仇,要是去告杨宗庆的状,说不定还会被杨宗庆倒打一耙,说她诬陷好人。
所以去找杨宗庆领导告状这一条路,行不通。
可要是就这么认了,夏喜平又不甘心,那些人拿走的货物,少说也值六七十块钱,她辛辛苦苦的干多久,才能赚到那么多钱?
而且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只要她在外面摆摊,这些人就会找她麻烦。
她要真去办营业执照吧,那就等着吧,没个一年半载,营业执照办不出来。
真要等个一年半载,黄瓜菜都凉了。
夏喜平第一次觉得自己真是窝囊,面对着恶势力,竟是束手无策。
孙慧慧劝她道,“喜平,咱以后不卖东西了,咱就守着这个裁缝铺,咱一样能过日子过好。”
夏喜平心说人家就是冲着这个裁缝铺来的,这回是把杂货拿走,下回说不定就要封慧慧制衣的门了。
不过这些话,夏喜平没敢跟孙慧慧说。
孙慧慧胆子小,她要这么跟她说的话,指不定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