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青州剧变【四千字求订】(2 / 5)
,他眼中精光黯然,心中更是乱作一团。
如果是先前的梁山泊,于他眼中就是一窝横行一时的贼寇,被俘后的宗泽看着梁山也的确非一般贼寇可比。但他半点不担忧梁山泊能祸乱天下。
可现在宗泽是真的为大宋江山担忧起来了。不仅是陆谦的缘故。那陆谦有如此强兵猛将,却始终缩在梁山泊这一水之洼,是他不知晓自己的厉害么?
宗泽不信。能经营起若此一大寨的人,岂是无有见识之人?对比那个可能,他更认为是陆谦所谋所图甚大。
更因为朝廷荒唐。如此作为,叫那徐宁对朝廷心灰意冷,只对陆谦贼子死心塌地,这不是在抱薪救火么?
如此,大宋江山危矣。
宗泽如此忧心忡忡,叫他儿子宗颖听得是目瞪口呆。梁山泊再是了得,也不至于说是大宋江山危矣啊?不至于,绝对不至于。
宗颖如此态度,只惹来了自己老子鄙视的眼神。“李唐百年兴盛,至安史之乱斗转急下,岂非江山社稷之危?”原来他说的是这个意思。
这跟着徐宁一同上山来的还有陈文昭这么个人,宗泽对陈文昭不甚熟悉,陈文昭对宗泽也无太大的了解。且后者刚刚上山,作为蔡京的门生之一,作为即将上任的知府大人,濮州被破,自身被俘,他损失大了去了。对梁山的态度之敌视,可以预料。
得知宗泽宗颖父子正在梁山山寨学堂任先生一职后,就视宗家父子做叛徒,彼此并未联系多么紧密。反倒是呼延灼三将与宗泽交情更见深厚,盖因为宗泽知兵。三人的交情是在一次次推演战局之中建立的。
“惜哉,不早日相逢先生。如是得先生做参军,呼延可至于今日?”这样的话,单呼延灼就说了不下三次。但事后诸葛,于事无补。
如此这般时候,又一对父子上山了来。
张叔夜父子吃了陆谦一顿酒后,就带上行李,与宗泽、陈文昭做邻居去了。
他与陈文昭倒是彼此知名,晓得陈文昭乃是蔡京的门生之一,但他也清楚这陈文昭为官却还算清廉,而且颇有能力。虽然不会对其好颜相向,但也不会疾言厉语。他对宗泽也无甚了解,但也并不歧视。不认为宗泽父子在山寨学堂里授个课,就是叛变投敌了。相反,在于宗泽短时间的接触之后,张叔夜就认定宗汝霖乃天下一大才。
如此,陈文昭便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孤立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后山一丘之地,寥寥几人,却已经纷乱不休。
陆谦一直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