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方腊之谋【四千字大章,求订】(3 / 5)
死路一条。
就是江南本地的一些地主士绅们,都开始大力配合起朝廷,共同对付起摩尼教了。
要知道,他们中不少人可都是摩尼教过去的潜在盟友,甚至都是支持者。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谁叫摩尼教近来一改往日旗号,政治理念变得如此激烈,如此火爆呢。看看那些口语口号,“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叫地主士绅们听了就害怕,想起来就胆寒。
于是,这些本来是摩尼教潜在支持者的士绅地主,转头就又与朝廷官府合流了。果真是应验了后世的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虽然那朝廷依旧压榨的他们——江南士绅地主苦不堪言,但两权相害取其轻,摩尼教可是要掘断他们的根基啊。
这么说吧。在此之前,江南的士绅地主受应奉局压榨过甚,那兔子急了还能咬人呢。这些士绅地主自然不甘束手待毙了。他们的反抗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官府要对付的,我们就支持。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只是如今这个时代,整个江南的士绅地主还没有如明朝晚期那般汇成一股绳,后者可是有东林党作为纽带的,还有复社为其青年团。完全就是整个江南一盘棋,宋时的江南与之对比就差的老远了。虽然现下的江南也有一处东林书院。
所以也没人主脑着设计,要给官府制造一场足够叫苏杭应奉局变成昨日黄花的大动乱。
宋时江南士绅地主的格局还没那么大,他们更多是如昔日的小旋风,不甘、愤懑,却又不会真正的去造反。只是给朝廷制造些小麻烦。但也不能否认,那的的确确还是有些明眼人,想着有人能掀起一场滔天大乱。他们也不怕留下痕迹来,因为一场动乱能掩盖太多太多的东西。
而他们选定的目标就是摩尼教。
谁让这个教派的传播路线,这个教派的根本思想,从本质上就决定了他们最终的道路。
这一点很多江南的士绅地主都没看清楚,甚至朝廷这些年来的一茬茬官员中也有很多人没看清晰,但总是有明眼人的。也所以,这些年中摩尼教才始终难上台面,近来更是被官府逼迫的有半地下转为了秘密教门的趋势。
在那几个聪明的地主士绅的‘眼’中,朝廷镇压叛乱自然是第一位的,那么第二便是要消除这场大动乱的影响。而想要消除民怨和天下间的负面影响,首先就须先寻找出一个替罪羊来。应奉局和朱勔就是现成的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