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身虽百死而无怨,具怀忠义笑问天(4 / 5)
两人知晓自己得罪淮西军众头领不轻,亦被彼辈人暗中追上坑害了,当日便引着旧日梁山泊来的心腹,驱马行到了南丰府城东北的洵阳。于彼处沿汉水可至均州,再至光化军,而后到襄阳府,最终汇入长江,沿江行到淮南,再北上梁山泊。
彼处洵阳亦被淮西军大将袁朗带兵攻夺。这袁朗在淮西众将当中,武艺当是第一流的,较之杜學也不逊色,人品亦是不俗。
那花和尚和武二郎在淮西这段时日,结识的众人里,与其是交情最佳。
但现下时候,鲁智深与武松却也不敢前去烦扰。他们与杜壆亦颇有交情,可杜壆不也是翻脸不认人了么?那是当场便要动武的。
可就在二人在洵阳汉水岸畔买下一艘脚船,弃了马匹,携心腹登船划出不远,忽然见得前方迎面驶来一乌篷船。那船头上立着一好汉,赤脸黄须,六尺长短身材,可不正是那袁朗么。
“鲁提辖,武都头,二位兄弟等一等。”
鲁智深与武松听到袁朗唤声,先就脸色一苦,可待看到袁朗一身便装立在船头,当下发懵。
袁朗为淮西军大将,刚刚领兵夺取洵阳,正要锁住此处,叫那北地的官军不得进来。怎的穿着便服来此汉水之上,还正巧迎到自己?
“袁朗听闻两位贤兄要归去梁山泊,不才,愿一同前往,且请两位兄长做个引荐。”
却是这袁朗本是受李助之邀入伙的房山,可是这出自房山的淮西军,发迹后的行径着实叫他瞧不入眼。这原著上,梁山泊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但一应行径也就那么回事。天下乌鸦一般黑,袁朗也就无可挑剔的了。
但是这个时空,梁山泊却是滚滚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泉。是那般的清新脱俗。
而有些人先天便是感性的。如袁朗就是这般。这人本就对梁山泊有着向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这便如‘武侠’是那成年人的童话一般,只说进了无数江湖好汉的心坎中。
现下这时代的绿林江湖崇尚的‘道义’是什么?
其行虽不轨于纲法,然其言必信,行必果。重快意,尚豪迈,不蝇营狗苟,不曲意顺人。这就是江湖人的道义。
但如此道义终究有不完美处,那便是枉顾良善性命。这点不需多说,大家尽数知道。如此江湖便就让许多好汉敬而远之,视为畏途,视为草寇贼匪。梁山泊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此弊端。
是,梁山泊依旧不轨于纲法,但那是因为朝廷无道。举世黑暗,天下无道,我便自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