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华夷之辨【写的头疼】(3 / 4)
唱夷夏之防,无论在朝在野,人家这一点痕迹都甚是明显。
原因就是李唐的教训,且五代十国这一段武人当政时代的恶劣影响。那落在儒家的眼中却也是一段纲常败坏,无忠孝廉耻的时代。
众所周知,宋儒是中国儒学发展历程中一个承旧启新的阶段,随着欧阳修“绝统说”的提出,南北正闰之争失去了其意义。毕竟老赵家得位不正么。后来关于正统问题的讨论已不再是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问题,而主要关注的是它所承载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成为历代士人华夷观念的一种表达——主流是以文化为限,但在汉民族遭遇威胁的时候,往往就会强调种族至上的华夷标准。
宗泽与闻焕章等人,所持的论调可不就是基于这两点。
或者说从另一方面言语,则是这些齐国的文治头首们对于时代前景看法的不同。
那宗泽宗汝霖无疑很是乐观的,而其他诸人则在现如今的态势下,心中生出了不小的危机感。
契丹、西夏、女真,在闻焕章、许贯忠、赵明诚等人的眼中,这些都是中原的大敌、大祸患。
因为宋室的北路西军正在南下,河北主要的能战之兵的南下,叫偌大河北空虚无比。如陆谦早收纳了数万契丹渤海难民,与南京道的契丹人有所勾结来,那契丹人被女真驱赶,又心知中原北地空悬而无反击之力,若起了南下的心思来,旬月之间,恐大半个河北就不复中原所有也。而在许贯忠眼中,直若叫那如一群野兽的女真人也来插上一脚,则中原百姓苦也。
同时,大批西军的入关,也叫那西北之地空虚不已,西夏人再有一段时日恢复气力,这可不就给了党项人叩入关中的可乘之机了?
而这般的攻势,又是如今的大宋根本无力阻拦的。
梁山军因为固有的政策,便是要去阻挡,怕也是来不及的。
如此一来,中原似又要重演五胡内迁,民族大融合的一幕了。便是没有前者酷烈,于闻焕章、许贯忠眼中,亦是一场大灾祸。
比欧阳修小了一旬的司马光,当初更是彻底否定中国正统观的合理性,进而也就否定了“四夷不得正统”传统理念:“虽华夷仁暴,大小强弱,或时不同,要皆与古之列国无异,岂得独尊奖一国谓之正统,而其馀皆为僭伪哉!”华夷各自创建的国家虽有大小强弱之分,但政治地位却是独立平等的,所以只以华夏政权为正统毫无道理。可见,这儒家在没有外在的生死大敌的逼临下,放飞自我能有多么旷达。
这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