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虎狼之穴行大谋(2 / 4)
的好友,大势滔滔,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还是休要固执的好。
他是宋元丰二年(1079年)的探花,那时的赵宋正处在一新旧两党倾轧正激的时刻。王安石长子王雱病故,其本人辞去宰相之职,隐居江宁,新法法令陆续被废止。但新党后锐人物不甘寂落,与复苏中的旧党争斗倾轧甚烈,何况还有宋神宗这位想要变法图强,有无魄力坚持到底的帝王从中和稀泥,陈瓘一入官场就处在这般的政治环境之中,那是一种悲哀,尤其是他性格谦和却有执守。
他不认同新党之新法,亦不觉得旧党之政就是治世善政。因为出身福建【新党重臣的根据地】而被旧党视为新党,因为不依附新党而又被新党之人隐隐排斥。
但其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斥蔡京、蔡卞、章惇、安惇等人,虽为之忌恨,然对其人品无不为之折服。因之坎坷,遭遇尤惨。三十年间,调任凡二十次,经八省历十九州县。陈瓘于天下士林中都名声清贵,他对得起自己的风骨。他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正直道德观,不阿谀当权者,再被折腾也坚持自己的大义。
新旧党争两败俱伤,旧党纷纷被贬,章惇等务实之新党重臣也纷纷下台。最后,让政治投机者蔡京等伪新党渔翁得利,登上了政治舞台。
陈瓘是当朝首个弹劾蔡京之人,元符二年(1100年),宋哲宗驾崩,端王赵佶登基,蔡京被罢官为端明、龙图两学士,知太原,皇太后命徽宗留蔡京完成修史工作。然不久,时任左司谏的陈瓘弹劾蔡京与内侍交结,直把矛头指向皇太后,后陈瓘获罪被斥退,蔡京也被贬,出知江宁。
待到蔡京再次复起,则是其子陈正汇上书触犯蔡京,被处黥刑并流放到海岛。陈瓘本人也被贬置通州。稍后的元佑党禁,陈瓘大名位列其上。后来陈正汇冒险逃出琼州,投效还自号青淄大都督的陆谦帐下,陈瓘也被谍报司取来齐鲁将养。彼时,陆谦还担忧这陈瓘这位甚有风骨的士大夫会宁死不从。毕竟,那是正牌的进士出身,这种人都很看重自己的声誉。而陆谦那时候说到底还就是一未成势的反贼。实则却甚是配合,说出根由来,亦不过是被折腾够了,心也伤够了。
而既然儿子愿意一搏,他这半截身子都迈入了黄土中的垂垂老朽,还做何惜哉?
稍后时候,陈正汇在陆谦麾下亦是混的风生水起,屡屡为陆谦挖来名角。那宣政司若是说,最初的建立只是针对底层百姓为之,叫百姓们知晓梁山军之政策;现下,陈正汇的出现就补助了它的另一条腿。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