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外国人的行情在一路看涨!(3 / 4)
冷笑。这辽国当中,汉官儿如何能与契丹贵族相比?
而郭药师出来城池,望了天空的雪势,心里一阵发狠。既然你萧阿默不以为然,竟一粒儿粮米都不愿意拿出,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
他自不会径直扯起造反,可所谓的怨军士卒,换掉了战袍甲衣,裹上百姓装束,那就是百姓。
怨军是不敢造反,没得活路的百姓却敢揭竿而起。
当日郭药师便引着亲卫,打马奔出了城池。冷飕飕的寒风呼呼地刮着,道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木就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受不住北风的袭击,在寒风中摇晃,一条条树枝像是一条条狂舞的皮鞭,在空中胡乱抽打着。北风像刀子似的吹刮着,却怎的一浇不灭郭药师心头的怒焰。
觉华岛东的大龙宫寺外,大批的难民正在排队领着此物。大雪也不能浇灭他们对食物的渴望。
大龙宫寺是辽国的佛教中心,佛门圣地,历代大龙宫寺的住持皆被辽国奉为国师。在此间的佛教界,素有“南有普陀山,北有觉华岛”之誉。
于如今这个时代,大龙宫寺的存在是很能吸引难民涌入的。可事实上,那大龙宫寺的僧侣早就逃散了七七八八了。但好歹有一些家底,便皆被郭药师给笑纳了。
如今于此地当家做主的正是郭药师为首的怨军一伙。
早前难民潮起,锦西走廊处,其所过的沿路村镇少有不被哄抢的――那些吃完了抢得的粮食,或是被抢走了粮食的百姓就只能融入难民潮中。而这种环境下,人命就也变得如草芥一样的廉价。当内中有心怀怨恨的,或是手上沾染鲜血而破罐子破摔者,一声呐喊,难民潮就变成了乱民。那所过之处更是如蝗虫一般寸草不留,满目疮痍――其他还没遭到祸害的地方就也随之出现了难民潮,他们在躲避前者。
这等消息很容易引发百姓们的恐慌情绪。兼之城池已经关闭,百姓们就只能各自找地方躲避。无数人乘机兴风作浪,四处jianyin掳掠,地方上每每会有结寨自保的村落,可这种地方狭小又多欺负外人。更多的百姓涌入了觉华岛,因为这儿有兵,因为这儿有谣言传诵中的赈济,也因为这儿有大龙宫寺。大批拖儿带女合家避难的百姓,有钱的,没钱的,都往这里逃。不管怎么样,觉华岛上,还残存着一点可怜的秩序。
郭药师在大龙宫寺立起了营垒,毕竟这觉华岛就这么大点屁地方,除了一座城池外,少去那些山地丘陵,也就大龙宫寺可做落脚之地了。
大批的百姓蜂拥而来,被郭药师‘分门别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