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契丹八旗(3 / 5)
意压榨百姓了。
这时候辽国的税赋与二十年前就是两个天地,从辽地跑来中原,那是享福啊。
可这个福气不能凭白的叫契丹人、渤海人、鞑靼人去享受。
陆谦这般的意思,在场文武们也都是这般的意思,一种很朴质的远近观念,却又是根深蒂固的扎根于人的脑子中的。那鞑靼人似乎与中原无冤无仇,但只需知晓他们也是异族就是了。
“对于这些人,本王欲建制附庸军。契丹、渤海、鞑靼等外族悉数纳入之。叫其每户出一兵,或者数兵,以十兵为一小旗,五小旗为一总旗,两总旗为一百户,设百户一人;每十百户为一千户,设千户一人;每五千户为一万户,即是一旗也,设旗主万户一人。万户可称之都统。”
本来么,陆谦就是要搞一个八旗。但是牛录、甲喇之类的词汇,于现下来说太过扯淡,如是他就想到了明朝时候的卫所。但还是觉得百户与千户之间的差距过大,以至于最初的设计中都在其中加入了一幢主。这是南北朝时候的官职,李渊的曾祖父李天锡就曾做过北魏的幢主,可将五百人。
但后来一想,没必要如此。单一的千户,力量还不至于失控。
且这般还更有利于千户对百户的控制。要知道,这旗主的位置可不是终身制,更不是世袭罔替的。陆谦才不会给他们尾大不掉的机会,这点上他早就想到了。
是以,一个万户他只编入五千人,就是因为一万人太过巨大庞大了。
“九为极数,本王就用八,以后将有八旗,分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为名。”陆谦会给各旗提供最初的军备物质,可想要更多更好的,那就只能去战场拼搏。那军功积分,拿钱财来换取军备。
“八旗皆为本王奴仆。各旗以军治民,下级务必服从上级,喝骂打骂,生杀夺予,皆是上意。每有战获,本王取三成。而各旗之民,每在战场上立下功勋者,亦受奖与汉兵同等。”
“能立下十功者,可出旗赐汉姓,此即是抬举。从此以后便为华夏子民,再非奴才,早前的旧事就若这流逝的时光,一去而不返也。”
“彼辈人亦可继续在旗内任职,以千户为顶点。但事随时迁,职位不同,出旗之限亦有不同。再上者一旗之主也,必十年挪其位。时间一到,赐国姓,叙功论赏封爵。”那每旗之旗主则就是由各千户之中选拔。可以说,这般每旗的千户地位皆会大增,亦是增大了旗主对属下的全盘掌控。
这八旗制度虽是草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