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本性难移(3 / 4)
恶心他。
但是从一‘平民百姓’转变为一个合格的上位者,这本就是一个困难。陆谦对比同类的上位者有利点在于,他开了‘天眼’,故而在合适的时候,他能够放心大胆的将权利下方给臣下。从某个意义上看,那基本上就杜绝了近臣重臣背叛他的可能!
但是脑子中的草根理念是怎么也抹消不掉,这种性格叫他喜欢将一切都掌控在手中。
后世的老百姓‘眼中’总是觉得当官的尽是废柴,看不到百姓疾苦。当年太祖他老人家定下的规矩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天外。
为人民服务!
呵呵。一个不够用,很多人都会选择再补上一个‘呵呵’。那朝廷的信誉值已经大打折扣了。
这种环境生长的陆大王,那骨子里就印刻着‘当官的多废柴’这一潜意思,顺带着还有现代人对古人见识、远见上的鄙夷。
这是他‘大包大揽’的根本原因。
许是有人觉得很矛盾,你先前不是已经说了对底下放出权利的么,怎的现下就有大包大揽了?
实则是这却不是矛盾。
权利陆谦确实是下放了,他只是要把内阁六部等部门处理的公文,拿来再看一遍。
如是在某一阶段里,他做事体会了一把‘累死’的滋味。
也怪不得历史上不止一个皇帝厌政倦政。即便再崇高的理念也抵挡不住现实的重压吧?是以,李隆基这种半世英名半世糊涂的主儿,也非是没有原因的。
如秦始皇那种“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的人;如隋文帝杨坚这种“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人间疾苦,无不留意”的人;如洪武帝朱元璋这种曾在八天之内,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的人;如雍正帝这种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据说每天睡眠时间才4个小时,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才会休息的人,那都不是寻常的角色。正史上,上下两千多年,百多位大一统帝国的皇帝里头不也只出了这么四个?
显然陆谦是不同于这四人的,那第一个他就吃不了这般的苦。自己是什么人还能没自知之明?从上辈子起,他就是个懒蛋。
这辈子也是只雄起了几日光景,便不得不下令众人再上折子,多精简至白。再敢之乎者也的卖弄文笔,小心他要削人。那是用尽一切办法的来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