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番商(3 / 4)
郑芝龙之计策,如今齐军水师亦可拿来一用。
当阮氏三雄引着战船横行闽粤洋面时候,那是挡者披靡,简直此刻闽粤洋面的些许海匪,非是被三雄收为己有,便是被他们沉入了海底,是一家独大。故而令旗一出,短短时间便收入数十万贯之多。却也更叫他们的威严印刻到了番商的心目中。
如今眼看那窝贼寇已经打到岭南,眼看就要一统中国,一种‘强大’的感觉就已经在他们心底里升起。更不要说这短时间里在岭南流传的消息。
信仰坚定的天方人是不愿意相信那种‘鬼话’的,但这并不耽搁他们心中生出畏惧。尤其是有着齐军强大的战斗力映衬,那种畏惧就渐渐转变成了敬畏了。
这也叫费萨尔对北方更生出一种好奇。
当然,这些都不是他和沙鲁克亲自北来的最主要原因。他们此行最大的一目的还是因为中国人要在长江口开设商埠。那位置就是后世的沪市。
很多人都说,沪市在开埠之前只是个“小渔村”,其实这是个误传。那百多年前北宋朝廷就已经在沪市设立了“上海务”这个榷酤机构,就是朝廷在沪市设立的征收酒税的办事机构。吴淞江下游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因为酒税机构紧靠上海浦,以“上海务”得名,到宋神宗宋熙宁十年(1077年),因其紧靠上海浦,滨江临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气很旺,交易繁忙,税收大增。正史上,南宋于此建立了镇,蒙元建立县。
所以,传闻真的不见得可信。
在明州停留的时候,费萨尔让船上的水手上岸为他买来了尽可能多的报纸。从明州行到秀州,他就在不停地看着报纸,看着报纸。
“中国人要在秀州的北部建立一座全新的贸易港市!”
费萨尔看着报纸,沙鲁克自也能看到。何况二者在来此之前就已经人听到了风声。中国人认为秀州处在长江入海口,还在中国东海岸线的南北分割点上,有富饶的长江黄金水道作为它的经济延伸区,只要中国皇帝的意志得到落实,这里的前景将是不可限量的。
文章中对于海外贸易虽然只是简单地提了一提,更多提及的是这座城市对中国内贸的重要性,那是江海齐备,黄金口岸。毕竟日后的中国其发展绝不是单纯的陆上,而是海陆兼并。
沪市如今这个时代着实是一片荒芜,原因很简单,海岸形成时间短暂,海岸线不定,沿海数十里范围里,积水坑洼甚多,且海潮上涌时——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芦苇荡。沿海线遍布着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