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七百一十五章 总是套路得人心

第七百一十五章 总是套路得人心(3 / 5)

,那纵然要大兴海运,也不能完全忽视了内河运输不是?21世纪的海运都还远不能取代铁路呢。

——如今的内河运输在陆皇帝眼中,较之陆路交通,可不就有点后世铁路运输的意思了。

所以,这扬州城横竖是没落不下的。只一条沟通了华北大运河,就决定了它的下限,再低也抵不过后世的扬州去。

淮南巡抚宗颖自然伴随御驾左右,一样是入驻了天宁禅寺。陆皇帝在淮南走巡河防时候,宗颖必是跟随的,其对各处河防、河工之作用与耗费,也是张口到来,各种数字如数家珍。陆皇帝很是满意。

没谁希望手下的封疆大吏是欺上瞒下,只会弄虚作假的废柴?宗颖就任淮南以来,内政上甚是得力。

天宁禅寺一处偏院里,宗家父子就住在这儿。宗泽不仅是随扈的重臣,不仅是陆皇帝要带去江南的吉祥物第二,那吉祥物第一当然是方金芝了,他还是宗颖的老爹。宗颖还是他仅剩的幼子。

如是陆皇帝大手一挥,在宗颖随驾后,就让他与宗泽一处,也算是让他父子团圆了。

“陛下,沪港处皆以准备齐全,江南巡抚陈文昭上书求见。”

刚用了早餐的陆皇帝正准备叫人招来宗泽宗颖和随驾的重臣,继续商议未来盐业之事宜。他出益都南下时候,章程上可从没有盐业的字样儿,但到了扬州,面对淮南盐商的迅速没落,便就不能不正视新式的晒盐法对于中国盐业的巨大冲击了。

这没有了黄河夺淮入海,数百年后的苏北海岸线与新世纪的苏北海岸线定然有大不同。毕竟淮河的含沙量是远不能同黄河相媲美。在黄河夺淮入海之前,淮河的干流河槽较宽深,沿淮无堤也。而在黄河夺了淮河水道后,是不多久便用滚滚泥沙将涟水县云梯关的淮河入海口给整个堆成平地的。

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入海时,云梯关已距海一百四五十华里了。那又是啥概念?后世的中国在苏北的海岸线向内萎缩了一百多里地!!叫人震惊。

而历史上明清盐商为何多集中于两淮?那就是因为黄河带来的泥沙在一点点堆积海岸线的同时,也在苏北的沿海地区形成了浩荡无际的芦苇荡。

中国历史上的海盐皆以煎煮为途径,燃料之费便决定了只有两淮方可为天下海盐之魁首。冀北的长芦盐场终究要逊色一筹。因为这里有着无穷无尽的芦苇做燃料,这就像川中自贡盐场的地火煎盐一样,直接涉及到了成盐的成本。但现在晒盐技艺已经在大江南北广为的传散开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