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匹夫之勇(2 / 4)
远胜过两万人。
那姚友仲、刘锜那般不利的态势下,兀自能引败兵近万人退入利州,若是先破仙人关,再丢汉中城,那能顺利退入利州的宋军又该有多少?
故而在赵不试、陈遘等人的眼中,剑门关根本就不会丢。
齐军的火炮自然凶猛,却也难以拿下剑阁天险。
他们只需要准备充分,不要犯当年孟昶之过错,放过了来苏狭道,这剑门就万无一失。
宋乾德三年(965年),王全斌奉命伐后蜀,有降卒进言:“由昭化县江东越大山数重,有狭径,名来苏,蜀人于江西置栅守之,对岸有渡,路出剑门南二十里,至青缰店与官道合,由此进兵则剑门之险不足恃也。”王全斌从之,命别将取来苏,达青缰,北击剑阁,与大兵南北夹攻,遂夺剑门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蜀汉的败亡,孟昶的覆灭,都是蜀宋最好的老师。宋室麾下有的是精通史学的博学鸿儒,岂能不知道蜀汉、后蜀之败?其最初之布局便是以史为师,堵住各处漏洞,巩固川蜀。这次开战后就更是如此。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刘光国的反戈一击,让一切都落了空。齐军自剑门而下,这本是给剑门打后手的绵州反而显得至关重要起来。
如果姚平仲见大势已定,不战而降,则川蜀已定也。
但现在姚平仲这般时刻犹自要来与陆齐一战,却偏偏对成都的指令置之不理,他内心中究竟有几分是为了赵宋,究竟是如何想的,便就让人难估摸了。
危急时刻,姚平仲是不是真的能豁出命来,谁心里都没有谱。
但不管如何,横竖现在绵州城是正打的激烈。
川蜀宋军大部皆是赵宋入蜀后招募训练的新兵,之前入蜀的老兵更多被送到了汉中和剑门关,姚平仲手里的这两万宋军中的老兵比例是远低于前两者的。他们武备纵然不比刘光国部差劲,但真正的战都力却真的有逊色。
这军队的将士,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有没有见过血,上过阵的兵和新兵蛋子到底是不一样的。在这一次的绵州之战中,此地的宋军表现较之当初出川攻伐关中时候,就强上了不少。虽然这可能只是鸡和鸭的区别,但也不错了。
仅仅五日的围攻,此时的绵州城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城墙上面已经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豁口,弹痕累累!尤其是齐军主攻的城北一侧,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城墙都垮塌了,城墙都塌了,内里仓促而成的土石还能结实坚固吗?大量的土石混杂在原城墙的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