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八百七十一章 进步

第八百七十一章 进步(2 / 3)

发现了悬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齐军船只,面对如此强敌,这两艘小型三角帆船果断无节操地转身开始了跑路。

不过在河口处它们还是被两艘小型纵帆船给追赶了上。

十年时间啊。新式帆船在陆齐水师中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尤其是上缘斜桁帆的出现。

这玩意儿的出现与陆皇帝一点关系也没有,纯粹是船舶司的大师傅们自己想出来的。

新式帆船繁琐的操作和所费人工之多始终是其最大的‘缺陷’,对比传统硬帆船么。在一艘艘实验船的制造和试航过程当中,船舶司便就发现,软帆船虽然有速度快、船体结构相对坚实和甲板空间大,利用效率更高等优点,可它的缺点也一样明显。在气候瞬息万变的时候,帆船航行时帆装起落频繁,劳动强度特别大,故而操帆人员数量必须巨多。

这显然是与军用舰船的要求相违背的。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千百年来已经习惯了操纵方便的硬帆船舶的国度里,这一缺陷简直叫人不能忍受。

但后者的缺陷是明摆着的,硬帆对桅杆的巨大作用力就决定了桅杆的高度不能太高——在铝合金等现代金属材料没有出现的时代里,硬帆海船真的已经没有太大的改进空间。

故而,十年中,中国的造船业,尤其是军中的战船,主攻方向始终是软帆船为代表的新式帆船。虽然它有着如此大的“缺陷”。

船舶司也不可能看着“缺陷”无动于衷,他们进行了一次次的实验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发现人员人工耗费最严重的几点之一就有三角帆的转向问题,操作太繁琐太不方便。于是,从减少人力方面考虑——为了方便转动帆桁,船舶司直接把碍事的风帆斜桁的前半部分(也就是下缘斜桁)给截断掉了。

但是,这样一来,大三角帆失去了半边帆桁,虽然转向是方便了,可其面积也减少了一半,利用风力的能力大大减弱,船只的速度也随之降下来了。这个结果是船舶司上下所不能接受的。

于是,他们开始转动脑筋想办法,看能否弥补这个损失。他们在桅杆底步,弄了一个可以绕着桅杆转动的驶风杆。驶风杆垂直于桅杆,用一个金属套环连接桅杆底部。这样,水手可以用手或者绳索直接在水平方向上可以拉动驶风杆。

而被保留的上缘斜桁,同样用一个金属套环连接着桅杆。只不过,和驶风杆不同的是,驶风杆是垂直于桅杆的,而上缘斜桁和桅杆之间有夹角,其角度,依然和之前保留了下缘斜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