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狐狸(2 / 3)
看了姜砚之一眼,“臣羞愧,请官家千万要防止此事传扬出去,人言可畏,若是让那有些人抓住了机会,煽动百姓,那将会动摇我大陈之根本。”
“更为可怕的是,百姓向来效仿官中,若是让他们知道了国师以童子入丹,让人动了模仿的心思,那岂不是又更多的孩子要遭罪,毕竟长生两个字,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是以,臣斗胆请官家下令,彻底封锁此事,交由高将军处理。”
他说着,又抱歉的看向了姜砚之。
官家听完,却是嚎啕大哭了起来,“吕公能请辞,朕亦是羞愧,恨不得下罪己诏遂请辞……”
屋子里的人都大惊失色,痛哭的痛哭,劝解的劝解。
武国公摸了摸脑袋,“难道老闵我搞错了么?不是你们吃了人么,怎么像是要被人吃了一般,还哭上了呢!”
屋子里的哭声停滞了一下,又接着哭了起来。
闵惟秀有些茫然,感觉手一暖,姜砚之的手将她的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悄悄的将她往门口拉去。
两人走出了院子,冷风呼呼的吹,让人的头脑清醒了许多。
姜砚之仰着头,十五刚过不久,天上的月亮依旧是又大又圆,漫天繁星预示着明日是个好天气。
他拉着闵惟秀一路走一路走,到了亲蚕宫门口,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随手捡了一个小石子儿,在手中扔了扔。
“一帮老头子,在里头唱大戏,是不是很闷?”姜砚之闷闷的说道。
闵惟秀摇了摇头,“不闷,看到他们倒霉,我阿爹很开心。”
姜砚之噗呲一下笑出了声,“你阿爹真乃神人。惟秀,咱们跟你阿爹一道儿去北伐,然后回开封府成亲,之后我向阿爹求个提刑官,咱们一起走南闯北去破案怎么样?”
不等闵惟秀点头,姜砚之又接着说道,“这个开封府,我很不喜欢。单单纯纯的破案不好么?非要搅和这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不管什么事,涉及到了贵人,就事关大局,然后便没有下文了。”
“说到底,除了我们,根本就没有人关心,案子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那些含冤而死的人,能不能有大仇得报的一日。他们想的都是,如何不撕掉挂在他们脸上,那张道貌岸然的面具。”
“我担心自己,在这里久了,就变成他们一个模样了。”
闵惟秀点了点头,“这样的开封府,我也不喜欢。这个案子会怎么样呢?”
姜砚之伸出手来,比划了一下天上的星星,“郑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