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清白(4 / 7)
土地人口尽归大禹所有,大禹仁义,百姓得安康之所,百业盛兴,无不对新王感恩戴德。微臣曾结识过一些旧吴后人,不敢说对吴国旧俗无一不知无一不晓,但若是有人想要以此唬人糊弄,也没有那么容易。”
田允然对霍昂一道:“都说太子殿下的近臣霍大人才能过人见多识广,这么多朝中元老都不敢夸得海口,霍大人却敢夸,果然叫人钦佩。”
霍昂一笑容不变:“田大人还是不要浪费时间,将证据摆出来吧。”
一直沉默在列的四殿下周明赋忽然站出来,对着皇帝一拜:“父皇,若要论及对旧吴熟知者,其实还有一人,相信此人应当比霍大人更有权威。”
皇帝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不止是皇帝,很多在堂的朝臣对周明赋今日的主动也感到很意外。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周明赋一直都是一个寡言少语的沉默之人,空有一个皇子的身份,却因为一个不受宠的母妃和一个懦弱的妹妹,活的还不如一个宠妃身边的奴才来的风光。一个从来不招惹是非之人,今日是吃错药了?
“皇儿所言何人?”
周明赋正色道:“荣安侯。”
荣安侯!?
朝中隐隐响起一些议论。
这话不假,听闻荣安侯年轻之时也似霍昂一这样曾经周游列国,而吴国是他最熟悉之地,那时候吴国还没有灭亡,与大禹之间甚至都不存在谁臣服于谁,臣服一说,是后来发生的。而在今上登基之后的很多事情里,都有荣安侯的身影,就连当年与那质子夫人来往最密切的,也是荣安侯。
有周明赋这一提醒,皇帝立刻同意:“不错,荣安侯的确熟悉旧吴之事,来人,去传荣安侯上殿。”
孟光朝抱恙在身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而且现在他天天告假在家,挂着一个职位却不谋其政,皇帝从来都不说什么,大有念他一生辛劳,也不差这几个俸禄给他的意思。
事实上,孟光朝比想象中来的更快,好像一早知道今天会有这样的事情,所以早早的准备好了要来似的。
等到荣安侯上殿之时,人还没进来,就先传来了几声咳嗽,紧接着,众人才看清楚,搀扶着荣安侯走进来的,是荣安侯府孟云娴,如今的五皇子妃。
不少人偷偷地打量孟光朝的起色,只见他面色发白,偶有咳嗽,看起来是真的病了。
皇帝看了一眼到场的荣安侯和陪伴他来的孟云娴,沉声道:“田爱卿,现在人都到齐了,你能开始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