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心小和尚(8 / 9)
里头嘀咕了一句,要是所有人都有钱得花在刀刃上的觉悟,不一股脑儿地申请外汇,购买一堆自己单位根本不用的仪器设备,说不定情况会好很多。
少女的目光落在那个宣德盘子身上,乖乖,看着就好看。
她伸出手来,笑着看店员“大哥,这个盘子还是800块吗那我买了,给我们家老太太祝寿用。”
说着她就要往外掏钱。
店员赶紧连连摆手“不吃,这盘子不能卖给你,我们这儿不收人民币,只收外汇。”
少女不假思索,直接问无苦“你身上还有外汇吗”
他们之前就听说文物商店要用外汇的,所以出门时做了准备。
可是外汇掏出来也不成,店员搓着手犯难的很“这个,按照规定,只能卖给外国人。我们这儿要有登记的,得拿护照来做了登记才行。”
其实按照他的想法,是不是外国人根本不重要。
既然卖出去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挣外汇,那人家拿着外汇来买不就成了吗
可是规矩终究是规矩,他内心深处不赞同,也得遵守规矩。
林蕊彻底傻了眼,试图想撺掇这位大哥造假。
哎哟,他们这儿肯定有其他客人的护照信息,依葫芦画瓢,弄个西贝货不就成了。
反正现在通讯如此不发达,就是商店方面也没办法去核对买主的身份信息呀。
人家一个游客随意逛到这儿,买走的东西就走了,那还能怎么滴
少女各种明示暗示,只差捅破这层窗户纸,可惜店员却非常遵守原则,坚决不同意。
“护照”小和尚突然间跳起来,逗得怀中的小元元高兴得咯咯直笑。
“我有护照啊。”无苦欣喜若狂,“我拿的是香港护照,行吗”
嘿,这个盘子他瞅着可眼熟了。
上次在香港拍卖他那个沉香木算盘时,拍卖会的另一件展品就是宣德盘子。
反正那场拍卖会,成交的价值就没有少于50万港币的。
作者有话要说 解释一下,在90年代之前,国内文物市场价值的确低。甚至在不少老百姓眼中,那就是破烂货。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内容。
1992年10月,92北京国际拍卖会上一声脆响敲开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大门。虽然这场拍卖会也是针对海外游客当成旅游项目来做的,但拍卖会的意义在于,人们从此意识到原来文物可以用拍卖的形式来卖出好价钱。据知情人透露,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