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政府照顾(1 / 2)
三月间栽秧子。
队长在那儿大声的喊着什么。
原来是政府有救济。
“一个大队有几个名额,我想着你家两个娃又没了妈,给你争取了一个。”队长道:“快去公社领救济。”
“多谢多谢。”柴满山激动不已。
从公社领回来二十斤米,两件孩子的旧衣裳。
柴雨晴看了看,这衣棠还没有表姐的好。
“都说了,这些也是城里人捐给贫困人家的。”柴满山道:“领了还要签字。”
二十斤米也能值一点钱了。
但是柴满山之后却再不愿意去。
原来是队上有人说闲话。
还说柴家哪有什么好穷,家里经常出肉香。
殊不知,那肉是城里的三婆送来的。
“不要就不要吧。”万氏倒也觉得无所谓:“我们穷也穷得有骨气。”
柴雨晴还能说什么。
就在昨天,兰老师还特意将她叫到了办公室,说是像她这样的家庭可以在大队开一个证明,然后交到学校,由学校统一交上去申请减免学费。
结果,今天就遇上了这档子事。
“算了,我们不要。”柴满山赌气似的说道:“找人开证明,求爹爹告奶奶的,还欠很大一个人情。”
十五块钱的学费,老爸也真是慷慨大方了。
不过也行,左右就是十五块钱学期,她自己可以省了。
反正她已经决定了,三年级一上完就是五年级,然后就是初一,还能省不少。
有一点柴雨晴不得不叹息:老爸确实是硬气啊。
三十年后的农村,很多人为了吃上低保,那是想尽了办法。
只要和村里乡里有关系是亲戚,十有八九都是低保户贫困户。
据柴雨晴所知,有一个县某个村的村医,家里三个儿子,个个都挺有能耐的,在城里买了房子买铺子,还开着连锁药店,请了很多工人。
就是这样的人家,居然是低保户。
在家里,修了长长一串房子,三个儿子每人几间,全是政府补贴的,一家两万多块钱。
那个村医还拿着低保吃到死。
那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着法子的去钻空子。
而自己家,现在这个模样还在自力更生。
既然是老爸和阿婆决定的事,柴雨晴也没有去反对。
毕竟,靠山山倒,靠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