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盐花生(1 / 3)
“还捡了不少。”阿婆常说勤兢勤兢顿顿齐整,柴雨晴看着小背篼里的花生高兴的说道:“估计有十来斤吧。”
洗干净称了一下,十三斤。
“可以做盐花生了。”万氏知道柴雨林心心念念的都是盐花生:“去把火烧起,我来蒸。”
盐花生,放了盐花生蒸熟,后放在陶钵里用再腌一夜,第二天就晒。
有盐有味,香香的花生,走上走下都想要去抓几颗来吃。
很快的,万氏发现情况不对了。
“你们真是一点儿留存都没有。”她气笑了:“还没有晒干就要被你们偷吃完,以后过年的时候就看着别人吃。”
“熟的,又香。”柴雨晴也加入了偷吃的行列:“实在没忍住。”
柴雨晴觉得就算未来的三十年里,也再没有吃到过这么香的花生了。
万氏为了妨止花生被吃光也是煞费苦心了,找来了梯子用簸箕将花生装了放在高高的屋顶瓦上晒。
完事后,还将梯子搬进了里屋。
她就坐在屋门口齐麻线。
这一下,柴雨晴姐妹俩只能望房兴叹了。
就算敢用梯子上去抓花生,还得过阿婆那道坎。
她可是守着梯子的。
夏天的太阳很烈,万氏这样折腾了四天盐花生就晒酥了。
到她装罐的时候,柴雨晴姐妹二人狠狠的抓了两把。
剥开,手轻轻一捻,花生的外衣就脱了,放里嘴里嚼得满嘴喷香。
“现在吃了过年就没得来吃。”万氏在柴雨林再次伸手要抓的时候打了一下她的手:“现在偿偿就好了,别一下就吃完了,要有点存留。”
有存留是万氏的口头禅,柴雨晴后来明白就是有计划。
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现在家里有三婆背来的衣裳,倒是不用穿缝补的衣裳了,但是阿婆会将姐妹俩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而成色稍微新一点的就要留着一点,去走人福或逢年过节的时候穿。
柴雨晴明白了为什么那么穷的自己家,出门做客的时候永远都很光鲜。
这和阿婆的算计是离不开的。
“过日子,是要算计着过。”阿婆道:“不能寅吃卯粮,有多少用多少,比如你们上学堂要用钱的时候怎么办?”
这就是理财吧。
柴雨晴对阿婆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一个在扫盲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