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看见饲料(1 / 3)
中师快毕业这一年,猪肉的价格节节攀升,柴雨晴坐在公共汽车上从清江镇上过无意间抬头看到了“饲料”两个字。
来了吗?
柴雨晴心下大惊,算起来确实是该来了。
荣隆县的仔猪崽接下来就会大发光彩全国出名了。
柴雨晴回到家里给家里人说要减少肥猪的喂养,改成养母猪。
“养母猪风险更高,得配种、下的崽还不知道多少,还要看能不能平安满双月,还有就是小猪崽的价格高不高?”柴满山和柴满柱有点反对。
毕竟,养肥猪他们已经偿到了甜头,现在走出去柴家兄弟个个腰杆儿都倍儿直。
“我看街上有仔猪饲料卖,听说吃了饲料的仔猪崽到满月的时候能长到四五十斤。”柴雨晴劝说道:“长得这么快的猪崽,价格又好,肯定比肥猪更赚钱。”
四五十斤?
不能吧,现在买回来的满双月的猪仔最重的也就二十斤左右,居然四五十斤,岂不是重了一半多了。
“真的,我们要相信科学。”柴雨晴说这话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虚的,科学的确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科学也在摧毁着传统理念。
比如眼前的饲料才刚刚兴起,农户们简直对它崇拜得不得了。但凡有小猪崽都会卖,若干年后却是全粮食喂养的猪最受欢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啊。
谎言说多了就会变成真实的,反正大家都相信的东西自己也信一下吧,毕竟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改变不了的。
有了柴雨晴的劝说,柴家兄弟果然就信了。
毕竟,柴雨晴这些年说过的话就没有错过的。
有知识有文化相信科学总是没错的。
猪圈腾空了一大半,谁家有母猪要卖就悉数买了回来。
“你们准备喂母猪了?”杨四婶就好奇了:“现在肥猪的价钱这么好,怎么不多喂点肥猪啊?”
“我也搞不懂他们的。”万氏摇了摇头:“他们年轻人的事,想干什么都由着他们来,我顶多就是打打下手,煮煮饭,多的我也没有精力干。”
“上次我给满山兄弟说的那个女的他考虑得咋样了?”杨四婶就不明白了,明明家里有钱,明明差一个女人,这柴满山老是拒绝呢:“我大姐说那女人可勤快了,又爱干净,和满山兄弟年岁也相当。”
“我也想他再成一个家呢。”说起这事儿万氏就头疼得紧:“可是人家不来气,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