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解决生活(2 / 3)
不是选错了地方了?”刘晓晓曾经担心的说口岸不好。
柴雨晴却知道这不是口岸的原因,而是服装太大众化了,没有特色。再加上她们才开始营业,还没有回头客。
“你们在做时候最好能记录一下客户的信息和需求。”柴雨晴道:“这对你学服装设计这一块很有益处。”
柴雨晴原本还想说让留下客户联系电话的,后来一想,这个时代,连传呼机都还是稀罕物呢,更不要说昂贵的大哥大了。
不过,有一点柴雨晴明白:客户资源真的是至关重要,谁抓得多抓得牢,谁就抢占了未来的先机。
现在没有办法做,不代表以后不行。
什么事都是边干边学,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等到有一天电话普及了,微信开通了,财富也就来了。
柴雨晴真是无比怀念QQ微信什么的。
只不过,她也明白,她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去开拓,只能耐心的等待时机的到来。
注定,这一辈子肯定做不了富豪排行榜上的佼佼者,那就静静的在大树下乘凉捡点钱吧。
放个暑假,将三个人拉在了一起,柴雨晴又不想将自己搞成煮饭婆。
最后,她决定请一个阿姨。
“姐,咱们是不是太享福了?”连柴雨林都觉得很不可思议,她姐当老师那点工资能干什么呢,这儿要钱那儿要钱的:“算了吧,我反正这两个月也没有事,我来做饭。”
“不,做饭打扫清洁卫生洗衣服,这是最简单却是最费时的事,我们如果将大把的时间花在这上面太不值了。”柴雨晴道:“你有这空还不如多看点书,或者多去市场上了解了解。”
多看多学,这是柴雨晴给出的最中肯的意见。
柴雨林在大城市的菜市场逛了几圈后发现城里的东西比清江镇上的都要贵一倍。
“这很正常,因为距离远运费加时间算起来也是金钱。”柴雨晴道:“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可以将养殖场搬到市郊来。”
按柴雨晴的想法,在市场搞一个养殖场,率先做大做强。
“不过,我听说县上的猪仔很好卖,这两年当是一个机会了。”柴雨晴道:“先将这笔钱挣了再说。”
柴家在这几年时间挣了不少钱,也成了村里人眼红的对象。
他们将这一切归结为运气好。
其实,如果是胆大的也会发财了。
杨四婶就婉惜自己痛失了几次机会,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