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了改变(1 / 3)
这样的生活其实过得很好。
周一到周六,柴雨晴就在学校上班。
一到周末,不是在乡下就是去县城或市里打探打探。
“停止分发福利房后,商品房 就出现了。”饭桌上,刘建国和柴雨晴分析着目前的形式:“不过,能买得起房的人很少。”
“县城有卖吗?”柴雨晴很关心这个问题:“也不知道卖多少钱一个平方。”
“目前没有。”刘建国摇了摇头;“大家都还没有缓过劲儿来呢,有很多还在观望,还想着看政策能不能改变。”
能变什么?
柴雨晴以过来的人的经验就知道商品房的春天就要来了。
“随便怎么变,我没想过买房子,我不指望有房分了。”徐维佳对目前的生产情况很是满意:“幸好听了雨晴的话,要不然,肠子都得给你悔青了。”
柴雨晴笑了笑,徐维佳这种想法是绝大多数人都有的。
“干妈,您要知道,商品化的东西就是有涨有跌。”柴雨晴试图给她灌输一点新的理念:“如果我们在便宜的时候买进,是不是可以在贵的时候出手,到时候赚点差价呢?”
“这可不好说。”徐维佳摇了摇头:“房子又 不是大白菜,想买就买想卖就卖。买要钱,卖要找到买家啊。”
柴雨晴很想说房子在曾经的一段时间内比大白菜还好卖,几百套房子上万人排队买,买到了的就像抢到了宝一样。
可是,那也只是在未来啊,柴雨晴又不敢说出来。
“我觉得雨晴说的这个观点很正确。”点了点头刘建国道:“国家将房子作为一种商品推出来 ,那就是有买有卖,有涨有跌了,只不过,咱们这种小老百姓把握不好这一个度,而且,一捏到手上卖不出去也麻烦。”
柴雨晴又不好再劝了。
吃了午饭后,徐维佳说将县城里的这半年的盈利算一下分红。
“我还是去洗碗去吧,你们这样分钱真的让我眼红。”刘建国笑着站了起收拾碗筷:“真的是想不到,我常常刘副局还要回家干家务劳动,唉,经济决定一切啊!”
“干爹,要不您也投资一点。”柴雨晴笑道:“干妈和我一起做卤肉;姐姐和我一起卖服装,干爹,您要不要我和一起去炒房啊!”
炒房?
这是什么概念?
等听柴雨晴说了后刘建国来了兴趣。
“不过,我真是太穷了。”刘建国拍了拍自己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