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鼓励包地(2 / 3)
儿啊,算了,不干。”
“爸,咱们试一试吧。”柴雨晴当然能记起砍桃树的事:“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了,现在的法制也建全,到时候写合同的时候喊上郑村长和村长他们做个见证,白纸黑字写好的可容不得他们改,若不然,就得赔我们的损失。”
柴满山想了想决定先私下里聊一聊问一问。
紧挨着自己家的是柴满常的田,柴满山一问他就摇头。
“田包给别人去了那我干什么呢?”柴满常叹口气道:“孩子出去打工了,我在家里种田地,多多少少有点收益,要不然守着他寄点钱回来吃,那这个家怎么能混得走?”
“也是也是。”柴满山没给他说是自己家想要包,只说假设包田土出去行不行。
另外多问了几次,倒有愿意包出去的,问价格是多少钱。
这个时候,一亩田三百也算高的。
“我看一亩三百的话,得带交农业税。”杨四婶算了一下帐:“我们净赚三百块。”
这个条件好象还可以接受。
“加上农业税比别人家承包的都贵。”也有那种小打小闹承包门前两三 亩地来养鱼种藕的:“要我说,越往后走农村的田土越没人种,还有长草的时候。”
“爸,为什么呢?”柴雨晴是明知故问了,实际上,老爸看得太清楚了,只是她好奇老爷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你看嘛,村里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家?”柴满山叹息一声:“别说年轻人了,就比我们小个几岁不满五十的都没多少人愿意干农活,人家在外打工干一个月都比在农村里干一年强,种地又苦又累还没有收益。等我们这批人老了,干不动了,你看田土还有谁来种!”
精辟到位!
现在的农村家家户户田边土角都被人挖来点窝豆子插根菜秧,每一土地都修整得平平整整的,别说草茂盛了,就是草芽都很难找到。
十年后,无论是哪儿的田土长的全都是草。
丢荒的土田也相当多,有些人有力气大胆的人就捡田种,一年也能有大笔收入。
“爸,就按这个价格给他们包吧,包个几十亩都行。”柴雨晴道:“反正小胡在家里就是主要劳动力。”
“对,爸,我可以种。”胡立明笑道:“栽秧打谷我都会,回头忙的时候只要给那些战友打一声招呼全都来帮忙了。我们一起退伍回来的好几个兄弟都相约有什么事大家吆喝一声就来了。”
果然最深的感情是同过窗扛过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