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大家现状(2 / 3)
该在农村读书。
可是,农村的人进城里来干着最重最脏最累的活,却拿着最低的工资。
他们看着儿女在家里成留守儿童余心不忍,哪怕省吃俭用也想将孩子带到身边,带进城里。
他们租住在附近一间间的几个平房的小民房里,吃舍不得吃,穿舍不得穿,就是为了能多省一点钱让孩子来这儿读书,享受城里人的教育。
可事与愿违,他们没有户口,没有正规的劳务合同,更没有私人小厂的老板愿意为他们购买保险,所以,他们与公立学校哪怕只是一墙之隔也是没有资格进去的。
好在,这儿有这种民办的民工子弟校。
都说父母的影子里有孩子的未来。
同样是孩子,为什么一开始她们身上就打下了标签,是因为他们人进了城,他们父母在知识上却没法跟进,在经济上更是跟不上他们。
所以,他们没有时候没有精力去给孩子辅导作业;没有经济去让孩子上培训班。
这个时候的培训班并不是成绩差的才去,而是成绩越好的越要去。
这些民工子弟的孩子一直在努力,却是一直跟不上他们的脚步,因为他们有助力,而这些孩子没有。
“我也给孩子们建立了各种培训班,他们只需要交两三百块钱就可以来学一学期。”副校长动情的说道:“他们知道自己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她们很刻骨很努力,上一期,我们学校的合唱团还得了全区第一名。”
真是了不起啊!
这儿的无论配置还是教育设备,甚至老师可能都是业余的,但是她们取得了成绩,那是相当骄傲的事。
柴雨晴来应聘只是一时冲动,听到考核任务很紧的时候她有了退缩的意思。
可是,一听这个副校长说了后,柴雨理却又动力。
是啊,她也有一身的好本事,不如就教给这里的孩子们吧,也省得浪费了。
柴雨晴是一个感情的人,她经不起这些感染的,立即就决定要来这儿上班。
副校长也表示大力的欢迎。
柴雨晴觉得很奇怪,一站在三尺讲台上,一面对孩子们,她就有了激情,恨不能将浑身的本领都教给他们。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儿的孩子学习的欲望更强烈一些,大约是受了刺激的原因。
柴雨晴依然不愿意当班主任,她觉得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如果自己当了班主任,责任会压得她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