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婆媳关系(2 / 3)
看见有人抱怨老人不带孩子,而有人也会理直气壮的站出来说老人有老人的生活,凭什么就该给你带孩子了。
柴雨晴作为旁观者,就会站在一边冷眼相看。
作为家庭成员中的一员,没有谁该做谁不该做。
阿婆总是说大家抬着一层磨子修。
话粗理不糙,也就是要齐心协力的过日子。
这不是谁帮谁的问题,这是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说,一家之中,男人能够有足够的本事挣钱养家糊口,女人就带娃伺候,男主外女主内好像千百年来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关系也算是和谐了。
可是,这个时代,赋予了女人再多的责任和义务:怀孕生子养娃上班做家务,真正是将女人看成了是万能的。
而男人呢,只需要在外打拼挣点钱就行了,回家万事不管。
他以为,不用拖地,地永远是干干净净 的;他以为,不用洗衣服,衣服永远是干净清爽的;他以为,孩子不用一口一口的哺乳喂养,就能喝风成长;他以为,孩子生病了不用一夜起无数次床,也就能痊愈的;他以为……
太多的他以为,或许说,他从来都不觉得这些事需要人来管,因为他就没管过。
柴雨晴上辈子都不敢让余有庆管一天孩子。
管一天要么着凉要么就吃零食吃积食了。
总之,她偷懒一天,孩子就要受罪无数天,花钱看病还在于其次,孩子身体受不住。
而这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余有庆的自私冷漠将钱看得很重,而他本该支出的生活费都不拿出一点来。
柴雨晴一边是家一边是公司,每天跑得风风火火的。
在公司的时候,有人说她上班走路衣角都带风,实际上,她喜欢那种感觉。
她是一种找到自我的感觉。
而一旦在家里,各种脏乱差让她抓狂,而她的有限的时间要做N样事情更是让她崩溃。
孩子小的时候,她渴望有人搭一把手,没有,余有庆的爸妈在乡下,就给了一句话:孩子拿回来我们就带。
意思是送回去当留守儿童。
不干,这是柴雨晴的底线,她从怀上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的,不会让孩子当留守儿童,最后辛苦的却是她。
没有人为自己付出,没有人为这个家付出,柴雨晴的付出很廉价,总是在忙碌中将自己过得伤痕累累。
更多的时候,别人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