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财运哪来(1 / 3)
柴雨天打死都不愿意相信,书都没读几天的柴雨福挣钱比自己还厉害。
“没读多少书能成功的人还有比柴雨福更厉害的。”比如某位作家,高一退学,出版书、开赛车、干导演:“不过,能成功的真正的凤毛鳞角了,这事儿咱不提倡。”
“我就捉磨着柴雨福这钱怎么挣的。”撇开个人能耐不讲:“一个小小的县城,哪来这么多车给他修,这么多钱给他赚。”
又不是天天坏天天修。
“真想知道啊?”这里面的猫腻柴雨晴倒是一清二楚的。
在这个年代,保险公司的钱很好赚。
一个车贵,保费也不少,但是,很多人买保险几乎都不会亏本。
他们一年总要修个三五次车,修车费用全是保险公司赔。
而修理厂更是喜欢这些车经常来。
一个车前杠有点问题,没关系,只要开进修理厂,不让你出钱就搞定。
明明是撞了墙蹭了漆,结果定损员到来的时候拍照拆检发现大灯坏了,保险杠要换,损失一点儿不轻。
三五百能搞的车的故事,保险公司最后得赔三五千。
“这……”柴雨天听得目瞪口呆:“怎么会呢?”
猫腻自然就在修理厂了。
你以为那一堆堆的坏零件不处理是因为找不到地方卖?
不,那是他们发财的工具。
“这明明就是骗保啊。”柴雨天也学会了专业的术语。
“是,但是没人抓住,甚至保险公司的定损员都乐意这样干。”因为他们吃了回扣,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全部都睁只眼闭只眼。
赔款是给修理厂的,车主不知道;保险公司和修理厂打交道,也不知道自己上当。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赔再多次第二年续保的时候依然可以找七折。
“那保险公司还不亏死了?”柴雨天无不同情的说道。
“还别说,真被你说准了,车险公司真有亏本的。”虽然事故发生的概率低,保险公司了有精算师,但是他们都没有算得过人的贪欲:“保险公司最优质的客户就是那些不出险的客户。”
“各行各业都有猫腻。”柴雨天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比如自己,就是凭着良心做事,导致绩效一直很低。
“你做事凭良心就行。”柴雨福是在钻政策的空子,柴雨晴感觉自己也在钻重生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