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见成效(2 / 3)
貌,柴家湾的情况落入了有心人的眼睛。
县里的记者来了,县里的官员也来了。
“胡村长啊,你们柴家湾村算是我们县里模范村,很好很好,你为我们新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典范。”这是县经济开发办公室的张主任,握着胡立明的手道:“胡村长,你可是年轻有为啊。”
“哪里哪里,张主任过奖了,这些都是前几任村长做好了铺垫,百姓们相信,这才铺就了现在的局面。”胡立明笑道:“就凭我一个人任有着一头六臂,村民们不配合,我也是没辙的。”
顶多就是自己单干了,承包山头之类的,他不是没想过。
只是被村民们选举当了村长后,肩上就有了一份责任,他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有了目标,有了奋斗的方向,他发现其实这也并不是难事。
他上任不到三年时间,中药材生产基地开始有了雏形,也看到了经济效益,这就是很好的开端。
“胡村长,我看过你的履历,你是一个退伍军人!”张主任由衷的说道:“干得好,干得漂亮,退伍不褪色,你是新时代年轻人的楷模!”
这帽子还越来越高了。
让胡立明没想到的是,县上的励奖越来越多,而且有让他开会给全县各村的村长讲课,主题内容就是怎么将才能带动一方村民发展经济。
胡立明一个电话打给了柴雨晴。
“姐,我没多少文化,这事儿您得帮我操刀了,要写什么演讲稿,我哪能写出来啊。”胡立明苦笑道:“我就不是这块料。”
“这个东西也没什么写头,就是将你自己这几年干的事说出来,是怎么想的,怎么干的,遇上问题怎么解决。”柴雨晴笑道:“胡村长啊,如果我没有猜错,你的前程似锦噢。”
什么情况?
“嗯,我觉得胡立明很有升迁的可能。”柴雨天听后点了点头:“他这人热心肠有责任心,大约是在部队培养出来的原因吧,而且,他也有胆识,听得进人的建议,算是一个好青年了。”
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自己富了还带动了大家,这绝对是官场上要抓的典型。
“只可惜文化稍微低了一些。”柴雨晴叹息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可以再去函授,电大夜大成大,每一个都可以。
一想到这里,柴雨晴立即就打了电话给他。
“再上学啊?”胡立明有点难为情:“我家那俩小子都上小学四年级了,我再去上合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