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办路引(2 / 3)
于现在的孟彤来说,也不过就是一小包毒药的事情。
可熟知了功德的重要性,孟彤也怕自己万一造了杀孽,会对自己的未来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再说,眼看着孟大就只剩一两个月的时间了,孟彤实在不想再把时间浪费在与这些极品的纠缠上。
孟鸣听着孟彤的话,便轻叹了口气,低声道:“那等你们安定下来,要是方便的话就给俺写封信,报个平安。”
孟彤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勾了勾,重重的应了声:“好!”
大周朝对于路引的掌控非常严格,不但要求百姓在申请路引时,要写明目的地,还要写明路引的使用年限。
孟彤要办的路引,目的地是开封府,至于使用年限,她以为孟大请医问药为由,让孟族长为她办理的使用有效期限是两年。
孟彤拿出一百两的银票交给孟族长之后,又另外拿了三十两出来,“衙门那种地方,上下打点想来也需要不少银钱,这三十两族长爷爷您收着,若是打点之后还有剩余的,就全当是孟彤给您的买酒钱了。”
孟族长身为一族之长,常与里长打交道,在府衙也有几个熟人,办个路引其实用不了几个银子。
不过孟彤之所以如此大方的直接给族长三十两银子,除了让他能尽快给她们一家把路引办下来之外,还有让他在她们走后,给她们一家讲好话的意思。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家族观念都比较强,她们一家的户籍既然已经在族谱上另立门户了,可不能因为她们的离开而被篡改。
大周朝户籍管理可是很严格的,她们的出处不能有错,否则将来就算去了开封,只怕也会有后患。
而对于孟族长来说,孟彤的财大气粗和会做人,简直让他满意的没话说。
他虽然是一族之长,但在水头镇这地方,大家家里的条件都不富裕,还真没啥油水可捞。
族里那一百多亩的祠田收入,就是明摆着给他捞,也榨不出二两油来。
孟鸣每年读书又是束脩,又是笔墨纸砚的花费,家里的那么一点儿薄产也就够大家省吃减用的供孟鸣读书了。
孟彤这三十两银子,除去办路引要花的打点费,他至少还能留个二十五两。
有了这二十五两银子,他就又能买上六七亩地了。
等来年地里有了产出,以后的日子自然就能过得更宽裕了。
在孟族长笑眯眯的欢送下,孟彤出了族长家,又直接拐道去了陈大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