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 > ☆、423倒霉

☆、423倒霉(1 / 3)

来洛阳之前,胡大师兄就曾经跟孟彤深谈过来皇家书院的几大好处,其中之一便是,在皇家书院的毕竟的优秀学员,男子将会获得直荐进入国子监学习做官的资格,而女子亦有机会可获封成为吃朝廷俸禄的女官。

大周律明文规定:凡为女官者,不论品级高低,不管是否在职,都享有独妻的权力。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条大周律的意思就是:只要当上了女官,将来嫁人了就算是无所出,丈夫也不得纳妾,有通房,便不能养外室,否则就是犯了大周律,轻则挨一顿板子,重则就要蹲大牢,吃牢饭了。

所以在大周朝是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的,越有学识,德行越好的女子越受人尊敬,也越会受到急着为子女择偶的权贵们的注目。

提倡女子读书的情况在别地虽不明显,但在洛阳却最为突出。

但凡谁家的女儿念过书,就算只读了一年,日后嫁人也会被婆家人高看一眼,若是那在学里成绩出众者,就更不得了了。

皇家书院的建立初衷便是将权贵子女,培养成为朝庭需要的人才,男子可免科举直接入仕,有才德的女子获得官位之后,在宫中或内阁服务几年,嫁人将全无后顾之忧。

至于建立庞大的人脉什么的,那其实都是些附加好处而已。

在皇家书院入学的好处多多,但书院毕竟只有这么大,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书院明文规矩只收当朝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女,至于个别拖关系走后门的,也要后台够硬才能进去。

后来皇帝为了让皇家书院开源节流,将入院规定又做了一点调整,附加了一条:凡商贾子女入学,学资一年五万两。

是以皇家书院对于院内的学子管教虽松散,但在书院里读书的学子,无一不严格自省,生怕自己因一时之失,失了名声,毁了前程。

再则,在皇家书院里就读的皆是权贵子弟,这些人都是站在大周朝最尖端的一类人的后代,若是这些人的子女都是些自由散慢,举止粗俗,脑子空空,肚里半点墨水也无的草包,那些权贵大臣哪里还有什么脸站在朝堂之上?

因此但凡在皇家书院里书读的学子,不管是皇子公主还是勋贵之后,都会自持身份,极为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不管私下里有多少不为人道的恶毒心思,在人前是肯定站如松,坐如钟,走路要有风,与人说话更是和气如春风抚面,总之就是要让人感觉到他们良好的教养与涵养。

也正是因为皇家书院的一众学子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