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王家(1 / 3)
天和帝对王家和王毅的思考,远比谢太后想得还要深远。毕竟, 谢太后已经多年不问朝政了。
七年前, 他刚将自己父皇留下的烂摊子处理完, 再加上当年的收成不好,国库也不富裕, 对于当时滇国的小规模进犯,他只要求王毅在边关其击退,并没有让他出关追击。
而这拓城,却是滇国的东部重镇,并不在大齐境内。
虽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每个如此行事的将领都会事后上折陈情,言明事由。
王毅不同,先是不尊圣谕,擅自带兵出关却不事后上折说明,然后假传圣旨,屠杀拓城全城, 这哪一件事, 都够将其罢官和处死。
而将领私动兵马出关这种大事, 不仅王毅自己不上表陈情,连监军和当地的督抚也没有上折弹劾,为其隐瞒下来, 若说这中间没有韩国公和王氏一族的手笔, 未免太过可笑。
若只是擅自带兵出关的罪责, 没有人奏报,天和帝还能安慰自己是王家许了那些官员什么天大好处,让他们冒着被罢官的危险为王毅隐瞒。可连假传圣旨屠杀敌城的事都能秘而不报,为其遮掩,这就不仅仅是好处和交情这么简单了。
自先帝时期开始,王家便历代在西南边境驻守,几十年的经营,这西南,恐怕早已是王家的天下了。
这个认识,让天和帝太过心惊,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尽的杀意。
王毅连屠城这种血流成河的事情都能做下,可见这些年对滇国不知做了多少嚣张血腥之事,而至于他和朝堂上做的怀柔态度背道而驰。
这种行为的恶名全部加在大齐和他这个皇帝的身上,滇国的民众如何不会憎恶他,反抗大齐。在知道王毅的所作所为之前,他一直以为这么多年两国之间的战争,只是滇国王室的狼子野心,如今看来,除了前者的原因之外,只怕更多的是因为王家和王毅多年的暴行和压迫,把他们逼得不得不反抗。
他想起这么多年王毅屡次上折滇国进犯,要求朝廷加派钱粮军械,有时一年多达三四次,却不请求派兵增援,如今想来只怕是以滇国进犯为借口,向朝中索要钱财,为自己巩固势力,蓄养兵马,笼络西南重臣,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王家和王毅,是这次刺杀的罪魁祸首之一。
想到这,天和帝心中便燃起了滔天的怒火,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中蕴藏着浓烈的杀意。
这些年来,他因为王家在自己登基中出过力和他们在西南的赫赫战功,不愿亏待功臣战将,对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