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琼林宴(2 / 4)
分有礼。
沈皎知道,这三人的样子,一看就是被家中教养过,参加的宴会太多,已经十分富有经验了。不然,情况就会如今科的二甲传胪冯锐一般,拒绝完后,惹来一些劝酒者的不满。
作为一个从会试倒数便为二甲传胪的传奇般事情的当事人,冯锐所受的嫉妒绝不会比三鼎甲少,甚至更多,所以这劝酒的人快把冯锐包围了。
同样是应对这么多的人,一边是应对自如,一边却是惹人不快,这便是从小接受的环境和教养的不同。冯锐寒门出身,没有世家子弟的手腕和交际能力,在这样的场合很是不能适应。
如此,便是寒门和世家的区别,沈皎知道,无论是一个制度还是一个家族,能传承这么久,便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支撑,而能够支撑家族传承的根本,便是对子弟的教养。
对于这位出身寒门,逆袭成功的黑马,沈皎在天和帝那里看过冯锐的殿试答卷,文笔流畅,虽然因为出身的缘故,对朝局的认知不多,不能总览大局,但却对一地一县的治理很有心得和想法,见解颇深。
沈皎知道,这也是寒门出身赋予其的见解,生活在富贵中的高门子弟,哪里见过农田,哪里知道一县的普通百姓生活的困苦,所谓一得一失,正是如此。不过,这天下的寒门举子千千万万,寒门的贡生亦是多矣,可也只有一个冯锐。
从其的文章中,能感受道其确实心系百姓,对于如何管理一县有着很深的研究,这些绝非一朝一夕所得,绝对是其日月积累,思考才能得到。她相信,冯锐若是成为一任县令,必然会使其任地的百姓对其感恩戴德,为人拥戴。
天和帝对其颇为欣赏,称赞有加,沈皎知道她的这位皇舅舅一直是为爱才之人,而这位冯锐已经入了他的眼,若无意外,天和帝绝对会对其多加栽培,她相信,冯锐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至于这交际能力,在官场上混个几年,自然会被练出来。
随着宴会的时间越来越长,新科的进士们也都朝着官员的坐席走去,琼林苑中的气氛尽入了高潮。
无论这会场中的气氛再如何热烈,身居高位的重臣和几位大学士身边一直无人,更不用说英国公身边了。
张博钧看着英国公至今都没有提起这琼林宴中的惯例,便朝着其笑着道,“国公爷,趁着如今的场景,和不考教一番新科进士们的才学,我看不如让卫赜这个状元郎赋诗一首以观其的才学如何?”
按照大齐历来的惯例,琼林宴中都要由状元郎对着这琼林宴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