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三年(1 / 3)
之后的三年中, 朝中的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太子和晋王各为一党, 立于朝堂之上,勉强算得上是旗鼓相当。
朝中皆知,本朝的夺嫡之争, 早已拉开序幕。这三年来,想要博一把的官员已经陆续站队。大齐的朝堂上, 也渐渐分成表面上的三派,太子和晋王个一派,剩下的便是一些只忠于龙椅上帝王的纯臣。
此时的沈皎正坐在紫宸宫, 天和帝的面前,整理和查看今日送来的奏疏。
“皇舅舅,今日送来的奏疏已经归类好。”沈皎将手中的奏疏放到天和帝的御案上,”皇舅舅可以批复了。“
这些年来,她和之前一样,依旧每日在崇文馆和紫宸宫两地学习,天和帝教授她处理的朝政也越来越多,她也越来越繁忙。
看着面前这每日送来的堆积如山的奏折, 便知道这帝王每日是有辛苦繁忙,所谓官位越高, 责任越大, 这句话于帝王身上也同样适用。
天和帝放下手中的朱笔, 揉了揉眉眼, 问道:“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今日奏本最多。”沈皎指了指左手边最高的一摞。在大齐, 公事用题本,私事才用奏本。
“题本中最重要的事,是关于近日滇国使臣和西夏两国已经很快到京,关于这接待的细节礼部已经拟了章程。”沈皎将手中的奏疏递了过去,“如今,为庆贺皇舅舅万寿,各国的使臣都已经快陆续来到,多是一些各国的王子和公主前来,礼部请皇舅舅示下我大齐负责接待的人选。”
别国,以王子和公主为使,那大齐负责接待的人,自然也应是皇子才行。
只是这皇子究竟选择何人?才是朝臣关注的重点。
礼部,这是在试探天和帝的态度。
天和帝将手中的奏疏看完,仍在了御案上,脸上晦暗不明:“汪达对这事倒是比苏弘还积极。”
汪达是礼部右侍郎,而礼部的最高负责人是礼部尚书苏弘,且汪达不是这次直接负责接待的官员,上这个题本,不用想就知道是替谁问的。
朝中皆知,汪达是晋王一系的官员。而晋王一派在礼部的高官,也只有汪达一人。
而晋王的心,太急了。
“那便让人拟旨,命晋王接待,燕王从旁辅佐。”天和帝道:“不过都是一些战败之国,也值得他这般,真是越来越回去了。”
对于天和帝的话,沈皎只是道:“有燕王殿下在,相信晋王殿下会将这次各国觐见的事情处理好的,皇舅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