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五点(2 / 4)
。”
“一开始,我真的不懂,那些人欺瞒我就像是欺瞒一个瞎子一样容易。”谢太后回忆道:“后来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基本上算是搞清楚这中间的弯弯绕绕。但其中那些决策的对错,我依旧不清楚,朝堂上的那些人各自都有自己的理,我对很多事情都不熟悉,根本就不知道她们到底谁是对的,到底该听谁的,完全是被他们所左右,有时候,我明明知道他们是错的,是在欺瞒与我,但是我却无法反驳,那种感觉真的是太难受了。”
“不过,我相信阿皎应该是不会向我这样的。”谢太后笑着说道:“你皇舅舅对你的期许远大,应该是很早前就开始给你讲解朝堂了。”
“是。”沈皎点头应道。
谢太后听后接着道:“当时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算是全部上手,但是虽然算是知道了怎么决策,怎么反驳,怎么做出正确的决策。最为让人恼怒的是,你明明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但是他们就是因为你是女子,看不起你的决定,想都不想地给你直接否决,在一些文官心中,女子出现在那个朝堂上便是不对的,特别是以皇后身份摄政,而不是因帝王年幼,以太后身份摄政的女子,更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朝堂上。”
“这样,你的政策便无法实行,便是你有天大的抱负,也是无计可施。”谢太后说起朝中那些人,眼中满是讥讽:“那些人可谓是冥顽不化,迂腐之极,幸运的是,这样的人在朝堂上终究是占少数的。又有你外□□父和你舅外祖父立在那里,那些人才算是老实,我才算在朝堂上立住。”
“可即便是在明面上服你,那些人背后里依旧是会骂我牝鸡司晨。”那些年,在她背后骂她的人,可谓是什么话都敢骂的出来,比牝鸡司晨还难听的也有,多得是。
“我的这条路走的艰难不易,我尚且是以后位摄政,还如此,况且是你呢?”谢太后对比着自己,也对比着谢晴:“你和谢晴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熙和军在大齐建国后就有,所以女军之事只是重建,而不是本朝首创,况且本朝文官和武官分开,武官不摄政事,对于那些大家族的利益威胁下,他们只要没有什么谋反之心,便不会反对的太厉害。但是文官不同,你的出现会打破他们固有的平衡,甚至威胁他们的利益,他们又岂会轻易答应。”
“便是阻碍不了陛下,但是在你未来的为官路上,不知会下了多少绊子等着你,而你和外祖母还不一样,我当时是后位,是君,而你只能做臣。这样的你,会更加艰难。你知道吗?”谢太后说完后,目光转向沈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