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农工(2 / 3)
只有知识才是推动世界时代发展的动力。
“对于在学堂上讲解农事,也还有通过的可能,但是工事,却是不行了。工事是为士族看不起的‘末业’,在培养士的学堂上,讲解‘末业’,这个是恐怕遭到的反对会不小。”天和帝皱眉道。
沈皎明白,天和帝这么说,已经是给她留面子了,她若是这么做,反对声何止是不小,估计到时候朝堂上没有人会同意的。
“《尚书·泰誓》中有言,周武王声讨商纣王的罪名中就有一条‘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天和帝看着外甥女似乎不见改变意思的样子,说着这其中的艰辛:“之后,汉代武帝独尊儒术后,不少人就已经将工事和‘奇技淫巧’这四个字联系起来,你应该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也明白儒家对工事的态度。”
“尚书中是有这一言没有错,但是以此来贬低工事,便是这些人曲解意思,过于迂腐了。”沈皎知道天和帝只是一种考验,若是否决,根本就不会和她在这里继续这个话题,所以内心并不慌张,尚书中的这句话,她十分清楚,“奇技淫巧”不过是一些腐儒的片面之见,哪里能因此否认工业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尚书的本意不过是说不要追求雕刻分外华丽的奢侈之物,一次=以此来提醒帝王不要玩物丧志,奢侈腐化,是为了国家社稷考虑,但是这和我所想要发展的工事关系并不大。”沈皎从容道。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事,而农事的发展也离不开工事的支持,若是没有工匠的能力,又怎么会出现制作精巧的水车等一系列有利于农事发展的用具出现,还有北方的井灌,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工匠的智慧,并且将井灌实行下去的还是这些工匠。”
“我想要的工事,是利国利民的工事,而不是那些追求于华丽奢侈的手工艺,这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沈皎解释道。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农事的发展是基础,是本,那工业的发展就是关于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强盛的关键。所以,对于工事的发展势在必行。
“虽说是这样,但是要是想要在学堂上讲授这些还是会有困难的。”天和帝笑着道:“朕会给你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却是要你自己去把握。”
沈皎知道,天和帝这是默许了她的态度,只要她说服了朝臣,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连忙喜道:“多谢皇舅舅,重光定然会全力以赴。”
“不用谢朕,若是争取到了,就是你自己的功劳。”天和帝笑着摆手道,眼前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