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算经(2 / 3)
沈长丰一头,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沈长丰走的是文官科举的路子,虽然沈家的子弟都是要练武的,但是终究是根据走得路不同,练武的程度也不同,再加上沈长丰的年纪比韩王小上一两岁,力气不够,输了也是正常。
但是沈皎能够看出来,韩王并没有尽全力,她知道这是韩王为了今日的场合留出的让步,如此一来,沈家和韩王皆大欢喜。若是沈家真的想让韩王没有面子,何必让沈长丰来呢?直接就是沈长冀上了,韩王的骑射练的再好,又怎么比得上在战场驰骋多年的沈长冀呢?
这是沈家和韩王心照不宣的结果,韩王险赢,韩王受到了赞誉,能够接到新娘,沈家输得又是一个年纪不大学艺不精的文人,这样沈家也保全了颜面,沈家以武立家的名声也没有任何妨碍,自是再好不过。
不过,相比于韩王在一旁的比试,她更关心的是这对于术数的解答,结果和她想象的差不多,这题在这些自小只读经史的文人眼里,很是难答,可以看出他们对《九章算术》这样的书籍涉猎不多,比起上一届的前三甲三人的毫无头绪,倒是韩王身边带着的一位青年,看样子像是高门出身的世家子弟给答了出来。
沈皎好奇地问道:“你是何人?读过《九章算术》?”
“回郡主,在下陈辉,家父户部尚书。”陈辉恭敬地答道:“因着对术数颇为喜爱,所以算经十书都通读过,所以今日有幸能够答出郡主出的题目。”
“你很好。”沈家笑着对陈辉肯定道:“现在向你这个年纪能读过算经十书的已经很少了,你很不错。”
所谓的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隋朝的国子监的算学科曾将这些作为教学的用书来使用,在算学中地位极高,所谓十书,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一共十部书。
因着科举开始的时候还有算学这个科目,可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些虽然也有,但是已然不多,所以学些这算学的基本上也都没有了,现在想要找到一个通读过算经十书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找到了,不为别得,只能够耐下心去学习算经,而不去选择科举的经史子集的已经基本上没有人了,毕竟谁人不想金榜题名,位列人臣。
对于今日能够找到陈辉这样一个人,她觉得今日收获颇丰,也不罔她在六姑娘的婚宴上,出这样一道算术题去试探这个时代的文人的算学功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