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激将(2 / 3)
,只要这两家同意,那么其余的小世家便是想抵抗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了。
“陛下圣命仁爱,事事为百姓着想,天下子民无不叩谢圣恩。”让他下定决心的原因,除了前两者,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天和帝推行的这个政策,是顺应百信之心的行为,若是不同意,便是逆民心,逆民心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注定了失败。便是他,也不敢轻易做违逆民心之事。
沈皎看着颜思明确的态度,心中了然,此次前来第一个要说服的事情已经成功了,她现在要朝第二个目的迈进了。
“不知颜大人对农工二事怎么看?”沈皎问道。
颜思虽然疑惑,但还是开口道:“农乃国之本,工乃国之器。这二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缺一不可,郡主怎么想起问这些事情了?”
沈皎听完颜思的认知十分高兴,她当真是没有想到颜思对于农工二事的概况这么准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士族而瞧不起从事农工二事的百姓,反而是有着如此客观公正的评价。
她惊讶地不是颜思对于农事的看重,而是颜思对于工事上的看法,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即便是位高权重,眼界广阔之人,也很难在社会和时代的局限下,看到工事的重要。
而颜思不仅是看到了,更是将工事誉为国之重器,这一点上她不仅是惊讶,更是赞同。
农事能够让一个国家的百姓活下去,而工事却是能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
“没有想到颜大人对于工事会如此看重。”沈皎感叹道。
“哦?郡主不认同我的观点?”
“不,恰恰相反,我十分赞同颜大人的观点。工事并不是奇技淫巧的事情,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都离不开工事的支持,若是工事不重要,朝中又如何会设立工部呢?”
“农具的改革,兵器的改进,防御工事的修筑,堤坝桥梁的修建,这些于国于民有着重要作用的事情,都离不开工事的辅助,工事不仅用在制造一些精巧的物件上,更应该用在这些利国利民之事上来,所以在重光看来,工事的发展也是同样重要的。”
颜思听完沈皎的这段说此后,不仅赞道:“没有想到郡主小小年纪对工事上的见解就有这番见地,实在是难得。”说完后,又不禁感慨道:“我向郡主这般年纪的时候,是绝没有这番见地的,若不是我在地方上历练了许久,有过切身的体会,亲手带着工匠们修筑堤坝,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事情,不然,我的想法恐怕是绝对不会转变的。”
沈皎听了颜思的